近日,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召开全省企业技术改造推进工作会议宣布,从今年开始,将实施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创建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开发一批标志性新产品,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终端化、高效益方向发展。
河南省政府此前下发的《河南省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攻坚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2017年到2020年,全省大约2.2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要完成一轮技术改造,完成技术改造投资不低于6500亿元。今年计划推动45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技术改造投资不低于3000亿元,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15%。
根据《方案》,河南将运用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强力推进“十百千”技改示范工程。每年滚动支持10个制造业创新中心项目、100个创新型企业技术改造项目、1000个以新产品开发为主的企业技术改造项目。
事实上,近年来河南企业在技术改造领域的步伐从未停止,而“互联网+”在河南工业转型升级中正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机器人“埋头苦干”
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制造业变革
“互联网+”时代,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基于互联网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益成为驱动制造业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
在位于中原电气谷的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偌大的厂房里没有几个工人,许多机器人却在工位上“埋头苦干”。 在智慧车间的“钣金柔性加工单元”中,一片两米见方的铁片,全程通过智能机器人“搬运”,化身成为数片有折角、有弧度、有钻孔的加工成品。森源电气副总工程师刘洋介绍,森源电气智能数字化车间的产品设计数字化率、制造过程的数控化率目前均达到95%以上的水平。通过PLM和MES/ERP等系统的构建和无缝集成,实现了产品研发、工艺设计、仿真验证、制造生产的数字化。同时,由于采用传感器、在线检测、数控设备、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制造过程的工艺优化、批量定制、混线生产和质量追溯也已成为现实。
除了零件加工实现柔性制造,坚硬的人造钻石也实现了网络个性化定制。河南黄河集团投建了我国首条无色大单晶钻石和片状大单晶金刚石生产线,实现了3D打印定制“人造宝石”。“头顶生长的发丝,手指上的指甲等身上的生物物质在纯碳化‘淬炼’后就可以成为熠熠闪光的人造大钻石。”黄河集团总经理胡新英说,“通过‘智能制造+3D打印+纯碳处理’等新技术工艺,根据消费者个性需求,最终走向网络化个性定制的新型营销模式,可以实现消费级钻石的私人定制。”到2018年年底,黄河工业园将新建10条自动化生产线,形成年产40亿瓦时动力锂电池的生产能力。
告别“一锤子买卖”
网络平台重构产业链生态
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大潮中,河南一些制造业企业借助网络平台建设重构着装备制造产业链生态。
“在互联网时代,产品所承载的服务功能‘可体验、可选择、可升级’,是客户的基本要求。”宇通客车车辆信息技术总架构师谭振华介绍,通过加载宇通“安节通”模块,车辆行驶中的各种数据都将被智能芯片监测,一旦出现潜在危险,驾驶员便会收到警告提示;当小学生搭乘宇通校车上下学,自打孩子踏上校车门那一刻,车载智能系统“安芯”便会向孩子家长的手机发送短信提示。“几乎所有企业都不再满足于传统的‘一锤子买卖’,而将目标定位在‘解决方案提供者’的角色。”谭振华说,“车联网”所承载的服务,就是让客户购买车辆之后能够享有更多的服务,而这些选配的服务也是公司未来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以大型农机制造闻名的中国一拖,也通过“互联网+农机+农业”,开启了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型升级。未来中国一拖将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农业装备供应商。在中铁装备集团的大型盾构总装车间内,焊接机器人生产线错落有致地忙碌着,机器人“细长胳膊”处喷出一簇簇蓝色的火焰,一块块原色钢材经过层层加工,在积放链上兜兜转转,最终变成工件成品。中铁装备依托国家973计划项目,着力搭建世界最大的掘进机大数据库和云计算中心,将“无人值守、智能掘进”变成现实,并不断融合其他平台,构建“中铁云”平台,将互联网及信息要素贯穿到整个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