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8月23日电 (记者姜靖)有胎盘类哺乳动物的崛起是在导致恐龙灭绝的大规模生物灭绝事件之前,还是之后,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江苏师范大学伍少远教授和国际同行的研究表明,发生在大约6600万年前的生物灭绝事件对有胎盘类哺乳动物的起源与演化辐射几乎没有影响。
伍少远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上认为哺乳动物的崛起得益于恐龙的灭绝,古生物化石证据倾向于支持这一结论,为此提出了现代有胎盘类哺乳动物起源的“爆炸假说”,即恐龙灭绝后空出的生态位使得哺乳动物得以快速辐射进而统治地球。而根据现代生物DNA序列的遗传突变速率的分子钟计算结果,则显示哺乳动物崛起发生在恐龙灭绝之前。如何解决不同分子钟研究结果之间及其与化石证据之间的冲突,是长久以来困扰国际进化生物学界的一个重大学术难题。
伍少远和同事对82个哺乳动物物种的大规模基因组数据开展了深度分析。结果表明,对任一给定数据集的不同处理方式,会使哺乳动物起源和演化时间的估算产生严重偏差,对数据集和分子钟方法与模型的不当应用与处理,是长期以来不同分子钟研究结果之间相互冲突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数据开展一系列创新性的灵敏度分析,他们发现,有胎盘类哺乳动物在恐龙还存在时已开始多样性分化,并且在物种大灭绝事件期间和之后继续保持稳定的物种分化速度。
伍少远表示,哺乳动物的演化辐射可能与被子植物的早期分化及其所提供的丰富食物有关,而与恐龙的灭绝并无关系。
《自然》22日在研究亮点栏目中对这一成果进行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