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传启 男,1962年生,湖北人。198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现任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世界现代化论坛学术委员会联合主席等。在管理科学和交叉学科领域,潜心开展创新政策和现代化研究,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著作38部,包括中文著作32部、英文著作5部和俄文著作1部。 在创新政策方面,在中科院党组领导下,执笔起草《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研究报告和《中国科学院关于开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汇报提纲》(第一执笔人);受中科院委托,主持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预测研究, 完成和出版《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等。 在现代化研究方面,先后提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综合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科学,主持完成2001年以来《中国现代化报告》年度报告16部等。其中,《现代化科学》英文版被德国学者评价为“一个原创性贡献”,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在俄罗斯联邦等国家得到实际应用。 |
2002年,一家跨学科、专业性、综合性的智库型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成立。15年来,该机构围绕“现代化”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了全方位研究,成绩斐然,影响渐隆。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专访了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就记者提出的问题,何院士一一作答。
记者:时间过得真快,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已经走过15年历程,我们向您及您的团队表示祝贺!
何传启:谢谢您!中国有句谚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你潜心做一件事,面壁十年,总会有所收获。当然,如果没有各方的支持,也难以成事。在过去15年里,我们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等有关部门和领导的支持和关心,得到了包括《科技日报》在内的主流媒体的大力支持。借此机会,向长期给予我们无私帮助的有关部门和领导以及媒体的朋友们表示感谢,同时要感谢参与课题研究的专家和团队成员。成绩的取得是大家共同努力和辛勤耕耘的结果。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中心15年来取得哪些主要成果,有哪些创新?
何传启:在现代化研究领域,我们是一名新兵。世界现代化研究,大致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在过去60多年里,世界现代化研究出现了三次高潮,分别是50至60年代的现代化研究,70至80年代的后现代研究,90年代以来的新现代化研究。其中,新现代化研究与知识化、信息化、绿色化、高技术和国家创新体系等紧密相关,属于跨学科的综合交叉研究,需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通力合作。
我们的研究集中在新现代化研究领域。在过去10多年里,我们完成学术著作50部,约2000多万字;包括《中国现代化报告》系列22部,分别用中文、英文、俄文出版;《第二次现代化丛书》10部,分别用中文和英文出版;《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丛书》15部;《世界现代化报告》系列3部,分别用中文和英文出版。
在创新方面,取得一批理论和方法创新成果,获得一批重要发现,提出一批政策建议。例如,提出了人类文明进程的周期表、世界现代化的坐标系和定位图、国家现代化的路线图;提出了一门新学科即“现代化科学”、两种新理论即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和综合现代化理论;发现和提出了人类文明进程的长江模型,发现了世界现代化的水平结构和转移概率,提出了现代化过程的“创新驱动模型”和国家发达的“创新价值模型”等。我们发现,在过去300年里,世界现代化前沿的每一次浪潮,都是由科技革命推动的;并提出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预测,完成和出版《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等。此外,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有些建议已经被采纳并发挥了积极作用。例如,2008年提出将海南岛建成一个“自由贸易区”。目前,“自由贸易区建设”已成为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一个前沿热点。
记者:中心的这些创新性成果在国内外的反响如何?
何传启:我们的研究成果已经得到国际同行的肯定,并在部分国家得到实际应用。在“新现代化研究”领域,我们走在世界前沿。
例如,《现代化科学》英文版在国际上受到好评,德国专家认为:“肯定地说,该书是这个领域的一个原创性贡献”。2012年德国Springer公司的图书介绍称其为“关于现代化科学的第一部英文著作”“一部中国视角的世界现代化的全景概览”。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等受到国际同行肯定,我本人于2015年应邀在“第三届中美学术高层论坛”上做大会发言,题目是“现代化研究的十种理论”,受到与会学者的普遍肯定,其中两种理论即“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综合现代化理论”由我提出。
我本人还于2013年和2016年两次担任世界现代化论坛学术委员会联合主席,另一位联合主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理事长、意大利米兰大学荣誉教授马蒂内利先生。
《中国现代化报告》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例如,美国杜克大学社会学荣誉教授图亚江评价说:毫无疑问,《中国现代化报告》代表了这些领域的世界先进水平;在新一轮现代化进程中,现代化中心正在发挥引领作用。
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哲学所教授拉宾说:《中国现代化报告》对于俄罗斯现代化的研究者和管理者都极有意义;俄罗斯科学院人文学部的院士们完全接受《报告》的概念和数据。采用“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拉宾教授发现,2010年的俄罗斯,19个地区处于第二次现代化,64个地区处于第一次现代化。2011年拉宾教授把《中国现代化报告概要2001—2010》翻译成俄文出版,并送俄罗斯联邦政府部门和俄罗斯科学院有关所长和院士参考。
《中国现代化报告》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受到欢迎并被应用,2014年我本人应邀给该国总理等人做了3次专题讲座,主题分别为:文明与现代化、现代化科学和现代化战略。
在国内,《中国现代化报告》亦受到好评。路甬祥院士说:“传启同志及其团队关于现代化的研究坚持十余年,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应积极加强对外传播和应用。”宋健院士说:“你们近几年出版的《现代化报告》,非常好,对各界极有参考价值,很有思想性。”北京大学教授徐光宪院士说:“科学院成立现代化研究中心,并主编出版《中国现代化报告》,是非常有远见的。”
香港《中国评论通讯社》评论说“《中国现代化报告》影响力很大,对政府长远政策的制定,对社会精英的思考模式、对社会舆论的理论引导、对民意的启发,都具有无法低估的作用。”
《中国现代化报告》还先后入选“十二五”“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三次获全国高校出版社图书出版奖。另外,包括《科技日报》在内的国内外280余家媒体对我们的研究成果进行直接或间接报道,反响还是比较大的。
记者:短短15年,中心就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绩,令人钦佩。对您个人提个问题吧。我知道,您的专业本来是生物学,怎么有如此大跨度,转而研究“现代化”呢?
何传启:你我是同龄人,都是上世纪60年代出生,80年代的大学生。我们上大学时,最常提起的一句话是什么?
记者:是“实现四化”吧?
何传启:对!当时的提法是:到20世纪末,我国要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就是“实现四个现代化”。
与其他同龄人一样,我也是在各种口号的熏陶下长大的。“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最常听到的口号之一。随着生活环境的变迁和认识的深入,我逐步意识到,这种“现代化”,缺少实质性的内涵。
1993年我前往美国华盛顿工作,担任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科技处二等秘书。当时,美国人一年的工资,相当于大多数人在国内干40年、一辈子的收入。在美国的工作经历打开了我的眼界:“这么大的差距,我们谈何现代化?”于是我有个想法:研究现代化。
1995年回国后,我担任中科院计划财务局规划处处长。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CED)发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知识经济引起世界关注。在原国家科委领导下,我参与完成了全国基础研究调研,参与起草《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和高技术产业化的汇报提纲》,具体承担其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部分的执笔起草。汇报提纲以知识经济为背景,阐述了新时期基础研究的国家目标和战略性基础研究。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审议并通过了这个汇报提纲,随后基础研究“973”计划启动,为我国基础研究带来了根本性变化。
紧接着,在中科院党组领导下,我受命带领中国科学院的一个课题组,进行基于应对知识经济挑战的国家创新体系专项研究,完成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报告(第一执笔人),提出国家创新体系四个子系统以及“知识创新工程”。随后起草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开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汇报提纲》(第一执笔人)。该汇报提纲获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审议和通过。
记者:对不起,打断一下。回国才3年,您就为我国科技界做了两件大事。按道理,您完全可以继续为我国科技出力啊。为什么“放弃”已有基础,转而“从零”开始,研究“现代化”呢?
何传启:这个问题很多人问过。1998年当中科院启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之时,我在思考一些问题,例如,我们的国家目标是现代化,那么知识经济、知识创新工程、国家创新体系等等,与现代化的关系究竟是什么?我想,这是一个新问题,也是一个新机遇。
于是,以前面的工作为基础,我不断地反问自己:“发达国家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信息社会转型,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现代化到底怎么办?还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路径吗?”
198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其中第三步战略是“2000年到2050年,达到当时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跨度50年的国家战略,以世界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为参照系。我理解,“三步走”战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从口号回归理性的历史性转变。那么,我们如何实现第三步战略?
我理解,要实现第三步战略,需要回答一连串问题:什么是现代化?什么是2000年的现代化?什么是2050年的现代化和中等发达水平?如何基本实现2050年的现代化?这些问题,都需要科学的现代化研究。
1998年我觉得己有一定的学术积累,可以尝试探索现代化的种种问题。于是决定从熟悉的科技领域抽身,全身心投入到现代化研究中,后半辈子就交给它了。我的想法是让“现代化”从理性走向科学。
1998年4月,我在《光明日报》发表“知识经济与中国现代化”一文,成为我开展现代化研究的开山之作。此后三年间,潜心做现代化研究,先后推出《第二次现代化丛书》《第二次现代化的行动议程》和《第二次现代化的前沿》3套著作,奠定现代化研究的理论基础。经过三年的准备,2000年转入现代化实证研究,在中国第三步战略启动的第一年,即2001年正式推出《中国现代化报告》。
2002年,我回到了中科院,在中科院领导的支持下,组建了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我将中心的宗旨定位为“研究世界、服务中国”,以自然科学的眼光审视世界现代化,以利国利民的情怀服务中国现代化,为现代化建设寻找比较合适的路径和策略。
记者: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是您的事业,您和您的团队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未来若干年,中心将如何发展?
何传启:中心是2002年成立的,白手起家,目前有10个编制,但有50年的发展设想。前20年以理论创新、实证研究和中国现代化报告为重点,后30年将转变为理论创新、应用研究和服务社会。
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预计要到21世纪下半叶。在过去300年里,世界上大约有20多个国家、10亿人口实现了现代化。在21世纪100年里,中国约有14亿人要实现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的任务超过发达国家的总和。中国现代化将是一项影响世界的世纪工程。
我们希望将中心建成一个规模在100人左右,专门从事新现代化研究的国家科研机构。在“现代化科学”研究领域,成为新现代化研究的一只国际领头羊,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跨学科思想库,成为新现代化研究的一个国际高级人才培训基地。
我们计划打造新现代化研究的三个品牌:《中国现代化报告》《世界现代化评论》《地区现代化指南》。预计50年完成50部《中国现代化报告》,全程评价第三步战略的进展,形成一个国际品牌。还要办好现代化科学的三个期刊:《国际现代化研究》(英文,筹备中)、《科学与现代化》(中文)、《现代化科学简报》(英文,网络版)。
记者:听了您的介绍,我也很激动。祝中心取得更大的成就,成为新现代化研究的一只国际领头羊。谢谢您接受采访!
何传启:再次感谢《科技日报》,谢谢您的支持。现代化是我们的共同事业,复兴梦是我们的共同追求。我们将初衷不改,创新前行。我相信,通过不懈努力,目标一定能实现。
中国科学院 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简介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成立于2002年,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非法人、非营利、相对独立的研究单元,是我国首家跨学科、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现代化研究机构。中心坚持科学性、创新性、战略性和建设性的创新文化,科学和系统地研究世界现代化的客观规律和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在新现代化研究领域,中心的科学研究处于世界前沿,并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的学术出版物和学术活动包括:《中国现代化报告》系列22部、《第二次现代化丛书》10部、《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丛书》15部、《世界现代化报告》系列3部、《科学与现代化》简报、《Modernization Science Newsletter》、现代化研究网、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International Modernization Forum和一批高质量论文等。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每年都提出一批政策建议,如“自由贸易区”和“运河战略”等,部分建议已被采用,并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社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