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月14日 星期一
桥梁安全与健康难题的“国际会诊室”
——江苏交通科学研究院的“专利”领跑之路
李 蓉 本报记者 张 晔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交科)从2004年至今,在路面新材料领域拥有130多项专利,打破相关产业技术壁垒;在桥梁监测领域拥有100多项专利,服务全世界最大的长大桥梁群落,成为长大桥梁安全与健康难题的‘国际会诊室’和‘生命基因库’;在钢结构桥梁领域拥有120多项专利,多项技术打破国外垄断……”

    8月4日,在苏交科南京设计中心召开的江苏省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重点项目南京示范现场会上,这座交通专利宝库惊艳了与会人员。

    专利创新:只要有效,西瓜芝麻一起抓

    位于长江出海口附近的苏通大桥,从建成通车那天就装上了12类共计1102个传感器,每天24小时对大桥所处环境的风速、温度、负载、桥面变形情况、斜拉桥索力等进行实时监测,一旦捕捉到数据超过预先设定的数值,系统就会自动报警,技术人员对这些信息进行判断后给桥梁管养人员下达指令。

    科研人员告诉记者,中国是世界上桥梁最多的国家,仅长江上的跨江大桥已达180多座,其中江苏境内的9座全为特大跨桥梁,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长大桥梁群落”。据国际权威机构鉴定,苏交科“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性能稳定性、检测域、精度、耐久性、适应极端气候等方面已达到国际最先进水平。这项拥有109项专利监测系统目前已为40余座大桥提供健康监测,为50余座大桥提供施工监测,为数百座桥梁提供检测、评价与维修工作。

    目前,苏交科共拥有授权专利400余项,另有已受理的专利200多项。

    走出去:从跟跑到领跑、从单向到互动

    破损的路面铲除了还能再回炉再利用,报废的汽车轮胎竟然把家安在了高速公路……据不完全统计,苏交科道路新材料研究技术及成果已应用在2万公里的公路建设和1万多公里的公路改造养护工程,总体消化公路废旧料2亿吨,废旧轮胎55万条。仅江苏就在3000公里高速公路应用了高性能沥青路面技术,公路养护费用每年节约3亿元,实现了高速公路路面10年不大修。

    随着经济和交通的发展,还有很多公路急需新建或改扩建,筑路材料又十分紧缺。从2008年至今,苏交科先后取得新型道路材料专利技术136项,其中6项专利填补世界路面技术空白……这些专利,共同构成苏交科路面技术专利群。并组建了道路材料领域唯一的国家工程实验室——新型道路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这一座座专利宝库的背后是公司研发投入逐年稳步增长,从2012年的5871万元增长到2016年的8418万元,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一直稳定在5%左右。持续高强度的科研投入和知识产权保护投入,为苏交科的知识产权战略积蓄了力量,从2014年开始,苏交科专利总申请量年增长率超过40%,到2016年专利年申请量已超过100件。

    一家交通领域的中国高科技企业,开始用最先进的技术领跑全世界。苏交科走在世界舞台上的每一步都倾注着“鼓励创新、持续创新”的理念和信仰。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