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禹 本报记者 王 春
站在上海电力学院杨浦校区门口拍张照,可以到看电力技术发展史:不远处原杨树浦发电厂里,两根烟囱静静地矗立,高耸入云却不再冒烟。校园内高高矗立的风力发电机缓缓转动,屋顶光伏电池板闪闪发光,覆盖校园的智能微电网系统正在默默平稳运行。
“缘电而生、依电而立、随电而进。”上海电力学院66年的办学历史中,始终专注能源电力特色,紧密对接行业发展,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同时,积极参与能源新技术发展以及新能源开发。
上海电力学院是全国仅有的三所、也是华东地区唯一的电力高校。虽然没有“211”“985”标签,但上电凭借“能源电力”这张王牌,不断进取,拓宽“上电品牌”的影响力。
工程反哺科研
科研是强校之路。专科出身的上电,做工程是一把好手,但和复旦、交大不一样,人才队伍、科研条件相对薄弱,如何高效开展科研,上电的经验就是发挥能源电力的特色和优势,从应用做起,探索出一条以实际工程问题为导向的特色研究道路。
像海上风电这样的超级大工程,电气系统投资持续和海缆路由消耗超乎想象。上电团队凭借丰富的工程经验和不懈的科研精神,与行业合作,率先开展大型海上风电场电气系统全寿命周期优化研究,首次完成海上风场集电系统组网与输电系统接入的优化设计。上电承担的项目因此获得中国电力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上电校长李和兴教授表示,坚持工程问题导向的研究,强化工程反哺科研,带动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上电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与其他高校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李和兴还强调让“能源电力”基因根植学科体系,学校在保持原有学科基础的前提下,对接能源电力至关重要。
电气工程是上电的王牌专业。从去年开始,一份名为《能源电力创新发展》的智库专刊正式发刊,至今已出版4期。这是上海“一带一路”能源电力管理与发展战略研究智库的首份“作业”,也是该校近年启动“文科科研+”的重要成果。智库中心副主任张世翔教授介绍说,电力使用增长可以反映经济增长情况,该指数对政府应对经济发展决策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指数在上海已经得到印证,理论和模型都已成熟。”张世翔说,学校智库已经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展开合作,借助其庞大的数据,不久后指数研究成果将推广至全国。
打通学科壁垒,将“能源电力”的基因融入其他学科,推行大电力、大能源交叉协同的学科群建设,构建“能源电力”特色学科体系。据李和兴介绍,基于这条思路,上电已形成“一智库三中心”的科研格局:“一带一路”能源电力管理与发展战略研究智库、上海智能电网技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上海电力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新能源技术交流与培训中心。并由此构建上海能源电力科创中心,依托高端科研平台,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为服务“一带一路”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作出贡献。
人才培养走出国门
在学校的规划中,上电人才培养计划要辐射更广阔的区域。未来上电要服务的不仅仅是上海和华东地区,还有“一带一路”众多沿线国家。“未来这些国家能源行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都会从这里走出去。”
上电的人才培养不是闭门造车,而是通过广泛的校企和国际交流合作,推动能源电力工程教育,培养工程型、创业型和研究型等各类人才。
早在2013年,上电就开始国际化人才培养布局。以一个国家只能选拔一所高水平能源电力高校的原则,领衔成立了“国际电力高校联盟”,目前有10个国家的10所高校参加联盟,包括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德国布兰登堡科技大学和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等,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有4所。
据介绍,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已将上电设立为该校学生海外学习与实习基地。今年9月将有40名短期学生和10名长期学生到上电学习。此外,上电还将与国家电网葡萄牙公司、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共建国际联合实验室协议,合作细节正在商议中。
除了培养本校学生,上电还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培养各层次人才。据统计,上电已招收越南、老挝、缅甸等各国本科及硕士留学生80余人,已经毕业越南籍硕士及本科留学生大部分被中电国际投资的越南永新电厂录取,成为项目前期建设阶段的沟通桥梁。在中外员工岗前培训方面,上电培训的学员遍布印尼、波兰、巴基斯坦、蒙古、老挝、缅甸等国家。
“上海电力学院是我的母校!”Denny Fernando 骄傲地介绍自己。这位外国小伙曾在上海电力学院接受了4个月技术培训,现在已成为印度尼西亚棉兰玛巴电厂的一名技术骨干。
面向行业,利用应用,服务社会,上电凭借“能源电力”这张王牌,正在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