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25日 星期二
《国民营养计划》实施
小舌尖上的“大计划”
本报记者 张佳星
视觉中国

    “休闲、运动、工作、患病,不同人群、不同生活状态、不同生命周期下的营养健康需求都是不同的。”专家说,这是最需要提供“私人定制”的服务领域之一。

    近日,一篇题为《记北漂生活的一天:无科技,毋宁死》的文章在朋友圈引来共鸣和点赞,文中写实的描述,无处不见云计算、大数据的渗透。

    无论你知与不知,科技深度改变生活的时代已经到来。作为生活最重要的部分——人体营养与健康将如何与云、与数据连接?

    7月1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金小桃也描绘“生活的一天”,那是全民健康生活的一天,每人都有私人营养管家——依托云计算、大数据而生的“全息数字人”。

    “未来有一天,从早晨开始,全息数字人会根据你一天的行程、生理机体状况、工作强度等,为你提出摄入什么营养、营养水平在什么标准上的建议。”金小桃说。

    听着像科幻?离得太遥远?我们还赶得上吗?抛开这些疑问,记者了解到,这个神奇科技背后的枯燥工作其实一直在推进,此次在政府计划的前瞻引导下,将走得更加顺畅。

    “数字人”成了健康管家

    关乎“小小的舌尖”,为什么设定一个到2030年的长期目标,而且需要一个“全息数字人”来照料?

    金小桃从最平常的“下馆子”说起,“去餐馆吃饭,经常是又咸又油,尽管北京市已经施行标准盐勺和油壶的计量,仍然避免不了摄油摄盐超标。”饮食方式的不健康,就如同“挖墙脚”,一勺一勺地日积月累,健康的城墙可能说塌就塌。

    不止如此,“食品市场上目前存在鱼龙混杂的现象,一些号称营养的食品甚至涉及安全问题,”金小桃说。

    可见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吃饱”已不是问题,但“吃得健康”却不是每个民众都能轻易做到。

    “有企业产品加工的原因,也有民众意识不足的原因,还有规则缺失的原因。”各类“隐形营养风险”的存在,让老百姓“舌尖上的健康”急需一个全方位的指导,《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应运而生,从健康产业布局、各类标准制定、到全面信息归总等方面全方位布局国家营养发展的未来。

    “企业要按照标准生产和加工,保持食物的营养成份不损失、不降低。”卫计委食品司司长刘金峰说,“我们还要修订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人群营养不良风险筛查、糖尿病人膳食指导等行业标准,研究制定老年人群营养食品通则、餐饮食品营养标识等,确保公众吃得安全、吃得健康。”

    “这是一个大体系的工作。”国家卫计委副主任金小桃介绍,卫计委将“三步走”推动计划实施,第一阶段是现阶段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加强营养健康与食品安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普及应知应会,提高能力水平,初步实现营养健康科学化、标准化。第二阶段,针对国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对营养健康多元化需求。在科学营养基础上,借助云计算、大数据和互联网,推动发展健康产业和营养产业,提供现代精准科学便捷的营养健康,实现营养健康精准化和现代化。第三阶段,面向未来的国民营养健康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创新驱动,推进营养健康与科技革命、新生物学革命、人工智能、全息数字人、学习及计算机深度学习的融合创新发展,实现国民营养健康智慧化和个性化。

    迷人的“个性化”,源自乏味的数据采集

    给你推送的资讯和其他人不同,给你定制的音乐和他不同,大数据的预判功能已经让各种服务的“个性化”成为现实。更大、更重要的不同——你的身体与他的身体不同,从电视等公共媒介获得的营养健康建议适合他,却可能不适合你。

    “休闲、运动、工作、患病,不同人群、不同生活状态、不同生命周期下的营养健康需求都是不同的。”金小桃说,这是最需要提供“私人定制”的服务领域之一。

    高强度的运动,人体会需要更多的电解质摄入;烧脑的思考,人体可能需要更多的DHA积攒;应对极端天气,人体可能要加倍吸收水分……这些是针对不同环境、不同活动、不同体质人的“个性化”听起来很迷人,与已经实现的个性化服务相同,它们的背后是枯燥、庞杂的信息采集工作,随后是信息形成的大数据挖掘工作。

    不同于以往随处可见的网络行为信息,营养健康个性化的数据究竟来自哪里?这些信息分散在国家、省、市、县四级的医疗、人口相关的行政单位中,为“政务信息”搭建互联互通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工作已经推进了几年。“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国家已经与各个省的连通,上报数据的平台已经搭建起来,上报数据正在展开。”金小桃说。

    这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系统。据卫计委提供的资料显示,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一期项目已启动建设;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初步建立;统计分析与决策支持、人口统筹管理等信息系统为深化医改、人口预测、决策分析提供着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产业布局,研究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畅通的渠道已建成,“信息之潮”即将汇入深潭,相关的数字挖掘与应用产业也蓄势已久。

    早些年,来自全国的医学、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生物医学工程、机械工程、自动控制、体育科学、物理学、数学等多个领域的65位专家学者就在香山进行了当时最高水平的大讨论,会议被称为“第208次香山会议”。

    会议报告显示,彼时已经建立起人体切片数据库、数字化虚拟人标本模型等,并为手术计划、汽车碰撞、航空载人、运动研究等研究建立了人体真实数据。

    “精度每提高1倍,整体数据集的数据量将增加8倍。”会议报告说,“以目前的实验数据集为例,片层间距由0.2mm变为0.1mm,数据量将由150G变为1.2T。如此大量的数据,对于存储管理、维护、操作等带来新挑战。”

    可见,数据量的硕大无朋在当时拖缓了“数字人”研究。由于芯片集成技术的发展、CPU、GPU等硬件的成本降低,如今的数据处理量级已由Pb来计量,技术层面的困扰正渐渐消失。

    201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同年10月,卫计委在京召开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与产业园建设国家试点工程启动推进电视电话会。

    “国家试点工作以来,我们在抓一个国家中心、七个区域中心和X个应用发展中心的建设,”金小桃说。产业的发展,终将为“研究转化成产品”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专家预测,健康产业到2035年左右,会达到17万亿美元的规模,国民营养计划中提出的营养产业会在其中占有很大份额。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