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24日 星期一
从近岸防御到走向大洋,创新打造“海上长城”
——来自海军部队科技强军的报道
本报记者 张 强

建军90周年特别报道

    亚丁湾,第26批护航编队为中外船舶护航;渤海湾,歼-15舰载战斗机战术训练如火如荼;东海南海上空,海军多型战机常态化巡航;大洋深处,新型潜艇静悄悄地潜航……

    连日来,科技日报记者深入海军部队采访得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迎来建军90年纪念日前夕,一支强大的海军正在万里风涛中茁壮成长,用科技创新打造了“钢铁舰队”。

    4月26日,人民海军第二艘航母在大连造船厂下水。这是人民海军献给军队90岁华诞的最好礼物!有专家表示,新航母采用了大量先进技术,作战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军事专家李杰更是称其为“作战型”的航母。

    “从改建到自主建设航母,体现的正是国家综合实力、海军装备建设水平的飞跃。”海军有关人士表示。

    曾记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刚刚诞生的中国海军只能实施近岸防御,用快艇在距海岸仅几十海里处打一些小仗。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海军进一步发展为近海防御,但因舰艇吨位小,技术落后难以远航,远离大陆的海岛无力掌控。

    上了年纪的老水兵应该不会忘记:曾几何时,中国海军过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苦日子,官兵们对新装备望眼欲穿。

    而如今,军舰以“下饺子式”的速度增加,先后入列一大批新型舰艇、飞机,基本形成了二代为主体、三代为骨干的主战装备体系。

    2016年10月15日,已经退役的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在拖船的拖带下,缓缓靠上海军博物馆码头。这艘游弋大洋40余载、屡建功勋的核潜艇,将作为展品供世人参观。

    还记得,赫鲁晓夫傲慢地说:“核潜艇技术复杂,价格昂贵,你们搞不了!”

    “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毛泽东掷地有声。

    面对记者的采访,一位潜艇专家回忆道,共和国的核潜艇设计者们手中所掌握“资料”仅仅只有2张外国杂志上模糊不清的核潜艇外形照片和一件从西方儿童玩具店买回来的核潜艇模型。

    当时,只有少数人搞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而常规潜艇和核潜艇有着根本区别。他们把核潜艇玩具模型,拆了装,装了又拆,而“真家伙”的内部结构则一无所知。

    1968年11月,新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开工建设。1974年8月1日,第一艘核潜艇正式编入人民海军的战斗序列,命名为“长征一号”。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当年8月19日,朱德总司令在海军司令员肖劲光的陪同下检阅核潜艇。朱老总问:“这完全是自己制造的吗?”肖劲光自豪地答道:“艇上所有设备没一件是进口的!”

    “如今我国潜艇技术发展很快,采用了很多高新技术,潜艇的性能指标,综合作战能力不断提高,和国外差距不断缩小。”前述专家表示。

    谁能领跑科技创新,谁就能为决胜战场提供有力保障。

    黄海海面,辽宁舰劈波斩浪,一名大校紧张穿梭于各舱室进行检测;南海海域水下150米,一支测控小分队正记录着某新型潜艇使用试验信息……这是海军某潜艇试训基地舰艇质量验收部改革强军路上的一个个掠影。他们发现处理质量问题万余项,提出重大装备改进建议600多项,用科技把住舰艇交付最后关卡。

    在航母、核潜艇等大国重器捷报频传之际,海军主战装备也在成建制更新换代。

    “中国正走向大洋:中国海军的前景!”这是2014年3月中国首艘052D型导弹驱逐舰正式加入海军战斗序列时俄罗斯媒体的评价。俄媒称,中国海军用10年走过了美国需要30年才走完的路。

    除此,舰载战斗机批量交付,新型战斗机整建制改装,预警机、舰载直升机家庭再添新成员……人民海军远海护卫作战装备力量体系发展加快步伐,海基核力量装备体系建设大力推进,近海防御作战装备力量体系优化提高,两栖投送装备力量体系不断加强,信息系统与配套保障装备力量建设取得新进展……

    记者了解到,人民海军在重大核心技术实现“弯道超车”。创新强军马伟明模范团队,攻坚克难、勇攀高峰,取得了综合电力推进等多项新成果。

    从“万国牌”装备体系向仿制,从仿制到自行研制,从传统武器向高技术武器,人民海军始终沿着党指引的航向,用科技创新奏响了挺进深蓝、走向大洋的时代最强音。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