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话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如今面对一些社会问题,人们不再像当初那样一边倒,而是会分化出几种不同的舆论倾向。以最近申通快递员入室打人事件为例。如果你问一个5岁的孩子:“打人是不对的吗?”他很可能会用力地点点头:“当然不对啊,坏人才打人呢。”但如果你把这个问题抛给成年后的大人,人们的答案却各不相同。一方大力维护遭受暴打的女生,为她的惨剧鸣不平;另一方则声援快递员不容易,更有人直接痛斥女生“谁让你态度那么恶劣,他打你也是活该”。除此之外,也有一大批人持观望态度,暗指“双方均有错,罪责相当”。
为什么“打人是不对的”这个看似简单的基准渐渐行不通了?当善恶对错的边界变得不那么分明,还有什么能够成为指引人们行为的准绳?
现实版的道德两难故事
上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曾以一系列的道德两难故事来研究道德认知的发展模式,并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学说。他认为,16岁以后,一小部分人会向后习俗水平,即一种超乎世俗规范,事关人类正义与个体尊严的内在道德水平发展。其他人则可能长期滞留在前习俗或习俗水平。前习俗水平者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他人制定的行为准则;习俗水平者则能够以社会成员的角度来思考道德问题,并遵循社会规范。
申通快递员打人事件很有可能便是一个现实版的道德两难故事:一个女生因快递丢失投诉了快递员,后者被公司罚款。快递员反复去电,跟女生沟通未果,发生口角争执,愤愤不平,最终入室殴打女生。
女生该不该被打?人们纷纷表态、各执一词,试图透过零星的信息去拼凑事件当中的行为动机、结果反应及言语情境,其实也折射出各自不同的道德发展水平。
道德发展阶段影响判断
相当一部分人处于前习俗水平的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以行为的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认为“你要是不犯事谁会打你”“挨了打就是你的错”。这种“罪有应得”“恶有恶报”的古老认知,妨碍了人们看到事件背后幽深曲折的原貌,仿佛一件事只要受到惩罚,不管其理由是什么,就一定是错的。
另有一部分人则句句离不开自己,“我以前也遇见一个可恶的快递员,谢过他的不杀之恩”,或是“我也是一个快递员,社会从不把我们当人看”,他们看似为事件当中的一方摇旗呐喊,实则已经过多地代入了自己,以自身的利益为准绳来进行判断。这些人很可能处于前习俗水平的相对功利定向阶段,所谓“该打”是为自己的“该”,所谓“不该打”也是为自己的“不该”。至于具体事件究竟如何,在他们眼中已经不再重要。
除此之外,那些信奉法律条文、重视社会规范的人,则有可能处于道德发展的习俗水平。他们重视“打人是违法的”“重伤他人是有罪的”的相关规定,却也奉此为圭臬,或许将流于刻板,而少了一份人情味。
走向更高的正义与尊严
在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中,后习俗水平是一个最终的发展目标,那意味着人们开始脱离利益或权威的把控,发展出内在的道德标准,不仅看见行为的结果,也重视行为的动机,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及良心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从道德的本质上去进行思考与判断。
以快递员打人事件来说,持有后习俗水平的人们很可能不再去强争是非对错,他们愿意更深地去看见当事者双方的渴望与需求。
为了达至这个水平,其中的关键在于社会学习与观察模仿。亦即人们愿意以至高至善者作为道德楷模,在一种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中,通过模仿他者的行为,来加深对更高道德阶段的理解,并将自我价值观、社会秩序,以及个体作为“社会我”的部分整合起来,不逾矩但也拥有内在信仰。这或许做到并不容易,但仍可成为一个理想的目标,如星星般悬于头顶,给庸庸大众以启示或指引。
(作者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