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14日 星期五
摒除“脱而复贫”陷阱,科技大招如何助力?
——来自新疆科技精准扶贫专项行动的报道

    本报记者 朱 彤  王延斌

    沙漠是不毛之地?在新疆和田,“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让干旱沙漠变成了碧绿良田,使果农棚均收入4万元以上,实现了他们“当年增产增收、当年脱贫致富”的梦想。

    自然环境恶劣的“不毛之地”是新疆35个重点贫困县的“难言之痛”。穷山恶水,造就了贫困户的“集体梦魇”,比如观念封闭落后,比如医疗水准低下……在新疆科技厅厅长张小雷看来,演绎扶贫路上的“沙漠变成良田”故事并不容易,人才、资金、技术、产业,个个都难,但正因为难,才凸显出科技精准扶贫的必要性。

    这几天,且末县农民玉素普·亚库普早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到自家庭院的设施拱棚前打开放风口,防止菜苗因为一晚上的密封,造成高温伤苗。受益于专家的“手把手”科技培训,他的一棚蔬菜今年可增收700余元。

    与此同时,新疆农科院副研究员林明和其他四名同事也在伽师县库木艾热克村带领贫困户发展“订单式”甜菜种植,为贫困户提供免费优质甜菜种子及配套栽培技术指导,从土地整理、选择播种期、进行土壤封闭、病虫害防治以及肥水管理等环节上进行全程跟踪服务。

    做好精准扶贫,关键在于提升“造血”能力,这是彻底脱贫的“法宝”。新疆独创了一种做法,“服务团包村,特派员联户”——通过上述专家组团模式,促进科技、人才等创新资源向贫困地区转移,一方面贫苦户获得了专家指导,另一方面,专家科研接了“地气”,加强了关键技术的攻关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让贫困户和专家都行动起来,正符合“科技精准扶贫专项行动”的预期。

    半年来,这场科技风暴刮遍了南疆墨玉、叶城、乌什等7个县市,它意在拿下新疆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让千千万万的贫困户跑上致富路,所以一经面世便收获奇效。

    在自家甜瓜地里,哈力旦姆·吐尔逊先用打孔设备将已平整好的土地每隔40厘米打一个小孔,然后将由红杏集团制作的基质土壤放入小孔中,再小心翼翼地将加了胞衣的粉红色甜瓜种子点入基质中用土掩好,“家里一共5口人,种了13亩地的棉花,以前由于技术差,产量低,一年才能挣5000元钱。如今我们参加了合作社,不仅成为股东,每年年底还有分红”。

    一个月前,哈力旦姆所在的阿亚克喀拉库勒诺村成立了协力农业专业合作社。以贫困户为主的230名村民和村委会、新疆红杏集团组成的股东,分别占股70%、10%、20%。史上首次,现代新型农业组织形式和组织理念被植入了南疆最基层的贫困村。

    “把农村适用的种养殖科技成果通过合作机制创新,将种养殖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的劳动付出和收益结合起来。”新疆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仲健眼中的精准扶贫,以上述7个县市为试点,选择优势产业和成立合作社,确定科技精准扶贫人口,科技经费将随之下拨。

    但仲健还有更多期待:这是新疆创新科技扶贫开发模式的一次大胆尝试,将探索出一套可复制、推广的科技精准扶贫模式。

    在新疆,一个耳熟能详的名词是“访惠聚”——各级干部“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下派到村,担当“第一书记”的同时,也介入扶贫项目管理,成为确保科技经费落在贫困户身上的管理、服务和监督者——这解决了以往“科技经费花完了,但去哪儿了的”疑问。

    “大胆,却不失之细节。”这是大多数观察者对“科技精准扶贫专项行动”的评价。

    “脱困难度大,在于脱贫后返贫,一个重要原因因病返贫。根据我们的调查,疾病而返贫的人口占到总返贫人口的80%以上。”针对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的调研结果,政府部门“对症下药”——由科技部和新疆共同支持的“克拉玛依市远程医疗技术示范推广”重大专项,实现远程医学到科室、患者床边“点对点”的远程医学业务模式,惠及人口300多万。

    良驹骏马是新疆昭苏的名片。如何擦亮名片?科技部、新疆累计投入1亿元支持“马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工程”,基本形成了马品种培育、马产品精深加工、马文化体育产业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型的现代马产业品牌创新体系。与2011年相比,牧民从中获益增长5倍以上。

    在新疆,将现代农业经营模式输入传统特色产业并不鲜见,“我们通过科技来支撑特色高效农业、农产品加工物流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发展,探索贫困地区后发高起点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带动贫困户增收的科技示范基地。”仲健说。

    不过,扶贫不能朝夕而就,单指无力,必须捏指成拳。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新疆在35个贫困县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共计1000余项,总经费超过4亿元。

    (科技日报新疆7月13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