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14日 星期五
未来雄安新区的楼,十有八九是“搬”来的
老瓶装新酒,装配式建筑再出发
本报记者 陈 瑜

    “未来雄安新区百分之八九十都将是装配式建筑”的消息,让装配式建筑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现年79岁的黄汇,上世纪80年代曾在北京装配式建筑的重要推动力量——北京市住宅建设总公司设计所任总建筑师,参与拼搏打造出我国装配式建筑最辉煌时期。

    谈及装配式建筑发展话题,她开门见山:“应该打造完整的产业链。”

    像玩乐高一样拼装房子

    所谓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预制部品部件精度特别高,装配式建筑的建造受气候条件制约小,建造速度快,可以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节约劳动力并且提高建筑质量。

    装配式建筑,曾是我国住宅产业化探索的最初模式。

    “上世纪80年代,我们已实现7天盖一层楼。”黄汇回忆,当时在以政府为主体的体制下,全国许多省市建立了多种住宅产业化的生产链。尽管各地工业化水平不同、原料不同、拼缝及节点做法不同,但产品差异不大。北京、上海、天津、四川、湖南、浙江等都有各自的产品体系,也都建设了一些居住小区。北京市住宅建设总公司所属的第三构件制造厂,一度在生产能力和技术方面成为亚洲最先进的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在当时成片建设的居住小区内,北京建成了约1000多万平方米的多层及高层住宅,并拥有专业基本齐全的设计、生产、建造实体和研发平台。北京较早的外交公寓就采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双向框架结构。

    “当时我国的建筑标准化和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的水平,和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相距甚小。尤其是在建筑购配件预制和安装方面,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黄汇说。

    实现因地制宜还缺研发

    但在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装配式建筑在我国遭遇“滑铁卢”——生产线都被悄然拆除了,同一时期,全国的装配式住宅也几乎瞬间消失。

    除了商品住宅个性化、欧化和豪华的市场需求浪潮冲击,一个重要原因是住宅防水等技术质量问题逐渐暴露,在黄汇看来,“也许,对装配式住宅的抗震能力研究不足以及引进苏联的装配式建筑而没有本土化是根本性的死因。”

    据住建部数据,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所占比例仅5%,在德国、新加坡等,装配式建筑占到80%左右,尤其在多地震国家日本,日本前田、丰田等大企业在引进了荷兰等欧洲国家的技术后,大力进行二次研发实现本土化,提出“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的口号,花大力气培训技术工人,使产品精致化,并以企业为主体,打造完整的产业链。

    2007年以后,我国开始新一轮的住宅产业化。

    “现在的装配式建筑市场百花齐放,单纯的乐高积木式已经不是装配式建筑体系的全部,技术已从单纯模仿日本逐渐过渡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以下简称建材总院)北京凯盛建材工程有限公司新型房屋负责人唐玉娇告诉记者,建材总院的装配式建筑——优科房屋已经走出国门,钢结构的属地便捷度与板材的因地制宜化是其中一大特点。

    位于撒哈拉沙漠的阿尔及利亚STG员工高级宿舍是优科房屋落地的一处示范点,该地区常年温度高达五十摄氏度,建材总院多年的技术积淀为装配式建筑的板材定制化奠定了可靠的基础,与同场区其他建筑相比,该建筑保温隔热效果明显。而面对老挝别墅群项目,为了适应当地多雨湿热的气候,技术人员则在板材配比上做了调整。

    2016年2月6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

    2016年3月,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第一次被写进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

    当年9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提出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积极推进地区,其余城市为鼓励推进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等装配式建筑。同时,逐步完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监管体系,推动形成一批设计、施工、部品部件规模化生产企业,具有现代装配建造水平的工程总承包企业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化技能队伍。

    行业复兴呼唤全产业链

    在唐玉娇看来,随着我国装配式建筑产业政策与住宅产业结构调整改革的逐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如果企业各自为战,血拼价格,忽视质量,不把目光放长远,都一锤子买卖,那么产业既不能良性发展也不能长久发展。”唐玉娇认为,发展装配式住宅,除了技术的突破、政策法规的指引,更需要有产业联动的支撑平台。她介绍,作为市场的新生力量,在技术创新、开拓市场的同时,北京凯盛建材工程有限公司与建材总院下属建筑材料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联手,在利用科研优势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力量的同时,积极组织集合上下资源产业链的联盟。

    唐玉娇表示,虽然现在还没有形成大的气候,虽然优质技术工人欠缺,虽然各专业技术仍有很大进步空间,但希望能共同进行工程合作、联合技术开发帮助产业升级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北京市政府调兵遣将,着力成立了北京市住宅建设总公司,建立了完整的住宅产业建设产业链。”黄汇分析发现,许多发达国家的大规模钢筋混凝土集合住宅产业化从上世纪60年代起步至今节节高升,究其原因就在于其规划和操作过程的科学性。“如今我国发展装配式建筑,也需要对全产业链的程序和全部主要参数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策划性方案,经过试验、测试、论证确定对全产业链的规划。”

    目前在我国,住宅是装配式建筑的主要应用领域。在黄汇看来,在服务对象方面,住宅和IT行业一样,用户的构成和同一用户的需求随时都在变。但住宅和IT产品的本质和生产运作很不一样,住宅成本高、寿命长,难以随时升级、更新甚至换代。“规划中,调查依据的可靠性、目标的前瞻性和在远近期的需要、成本、利益和技术可实施性等方面权衡的科学性,都对成败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