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话
高浩容
前些日子,河南驻马店发生了一起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一位女子在路上和出租车发生擦撞,出租车司机没有下车,肇事逃逸。使得倒地的女子,被后至的车辆辗过。
这起事件原本只是单纯的车祸,但真正令人寒心的在于网友们看了影片,发现女子被出租车擦撞倒地的那段期间,有许多来往车辆,却没有人停下来帮助她,致使她惨遭二次碾轧。
社会的冷漠,似乎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的一种不名誉的疾病。那么为什么无论社会如何倡导见义勇为、乐于助人,还是会有类似的冷漠事件发生呢?
我们因何如此冷漠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造成冷漠的有几种情况。
一些人在成长过程中因为受家庭与环境的影响比如遭受虐待,会使他们的心理发生扭曲,形成了冷漠无情——这种异常的心理表现。
心理学家约翰·鲍比的“依附理论”,就谈到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尤其是童年阶段没有受到父母足够多的关注,会使孩子在长大之后,形成不健康的依附心理。其中一项就是“逃避型依附”,这一类的人会在关系中呈现出对他人与事件的冷漠,其目的是将自身孤立,避免和他人接触,某种程度上像是在说“反正没有人爱我,那么我干脆自己一个人过得了。”
还有一些人并非先天冷漠,只是他们对于生活中一些能够引发普通人情绪的事件,可以保持高度的冷静,达到所谓冷漠的程度。但这种冷漠只限于某些特定事件,好比有些人看悲情片哭得很惨,有人就心如止水,但也许宠物死了,他却可能悲伤得不能自已。
还有一种情况造成人们冷漠的是由于“责任分散效应”。当目击者数量大的时候,会减缓个人帮助受害者的行动。人们因为现场有他人在场,就会觉得我不管还会有别人来管,大家都在观望,等待其他人救援,但实际上谁都没有行动,因此就会呈现出一种冷漠的状态。
我们可不可以不冷漠
社会上的冷漠事件,往往受到上述3种因素的影响。那么如何改善这3种心态,让更多人愿意去帮助他人、关怀他人,而不是冷漠以对呢?
首先,改善冷漠的风气,需要依靠家庭、学校与社会,提供一个培养爱心的环境。我们可以用奖励代替评价,尤其是对孩子。比如当小孩因为好奇做出伤害小动物的举动,我们可以不要粗暴地禁止他的行为,而是鼓励他做出对小动物友善的举动,并告诉他这样做的益处,说明什么是同情心,如何站在小动物的角度,思考小动物的感受,从小培养孩子的善意与善行。
但这还不足以使我们减少悲剧,还需要让民众更多地了解助人技术,教导大众面对不同的意外情况,采取哪些措施,能更有效地达成助人的目的。因为在一些情况下救助的反而并不是冷漠,而是无能。
研究显示,当人们面对需要帮助他人的情况,知道该如何操作会大大增加助人的机率。有些人的冷漠是手足无措的结果。而冷静的外科医生,纵使他没有特别悲天悯人的情怀,但在那个当口只要能发挥救人的技术,便能得到对受害者最有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