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成贵 |
本报记者 刘 艳
记者:去年6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牵头组建了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当时是处于什么样的考虑,又有什么意义?
李成贵:京津冀在国家版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区位,是京畿重地。作为本区域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我们深切地感到,最近几年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形势正在发生重要变化。一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为区域内农业科技资源的整合集聚和优化配置提供了历史机遇。再则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特别是去年召开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带来了创新环境的日益优化。
但我们也深知,面对新的形势和机遇,传统的科技要素布局及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还不能与此适应,存在不少弊端。京津冀三地有众多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每一个主体都有其比较优势,甚至有不错的竞争力和成长性。但从整体上看,也存在封闭和分散的现象,存在分割与重复的状况,存在信息不对等,交流不充分,合作不深入的问题,从而影响区域整体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尚不能有力有效地承担起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责任和使命。
因而,为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要求,京津冀农业科技界迫切需要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创新合作的方式和机制,需要在合作、协同、融合中盘活存量,创造出增量,形成规模效益,实现区域内科技资源的统筹、整合、共享和优化配置,打造成为一个目标同向、优势互补、互惠共赢、成果共享的区域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共同体。
记者: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联盟在推进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有哪些举措,如何实现三地一体化融合发展?
李成贵:一是搭建区域协同创新平台。联盟分别搭建了信息资源、成果资源、人才资源共享平台,专业领域科技创新平台,专业学术交流平台等区域创新平台。
二是部署启动区域创新项目。联盟利用自有资金,依托国家、地方科技计划和成员单位科技项目,开展区域科技创新工作。如在北京的大兴、顺义,河北的承德、张家口、保定等地建立了示范基地,示范了果菜、叶菜类等20余个品种。由北京院营资所主持,联合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天津环保所、天津农业资环所、河北农科院、河北大学等22家京津冀优势单位,承担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京津冀设施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防控技术示范”重点专项。河北院主持的“渤海粮仓”项目中吸收北京院、天津院进入转化项目板块等。
三是推进成果转化与推广。联盟先后与张家口市、承德市、保定市、唐山市、沧州市、邯郸市等地开展科技对接,搭建平台,推进了玉米、蔬菜、水产、林果、食用菌、花卉等系列新品种、新技术在京津冀地区的转化落地和推广应用。在京津冀地区累计推广粮饲玉米500多万亩、鲜食玉米150万亩、蔬菜品种200多万亩、罗非鱼2万亩、四季草莓3000余亩、疫苗2亿羽、生态景观草50万平方米,1万亩大田作物实现了网联,涉农科技信息服务总数超过500万人次。支持在河北沧州、唐山、天津武清建立抗逆丰产杂交小麦核心示范区12万亩、实现节水600万吨,增产1800万斤,增加农民收入约2000万元。
记者:对于进一步推进联盟建设,未来有何打算?
李成贵:联盟绝不是一个空牌子,而是要务实笃行,力求实效。我们将继续围绕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整体工作思路,按照科技项目先行、合作平台衔接、联盟成员单位联动的协同创新机制,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围绕机制创新、平台搭建、团队建设、资源共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联盟运营等重点任务制定联盟建设总体规划。
二是进一步扩大联盟覆盖面,增加成员单位,特别是引导科技型企业积极参与,使联盟成为全方位、立体式、网络状的多主体协同创新的利益共同体。以联盟为平台,围绕区域农业功能定位和重大科技需求,深入开展联合攻关,并加快成果转化落地。
三是联盟将加大与政府有关规划和重点任务的对接,创新合作机制,比如按照以绿色生态为导向,探索使用“创新券”的补贴机制,做实做大做强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