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精准扶贫驻村调研
把久居大都市的人,一下子空投到川南僻壤的小乡村,住上个一个月,会是什么感触?科技日报社驻村蹲点调研的记者来告诉你——
城市里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喧嚣,被乡间田垄此起彼伏的鸡叫、鸭嘎、蝉鸣和犬吠的“晨乐”和“小夜曲”替代,时间似乎慢了下来,视野里长出了大片的绿色。以往在城市里的睡不醒或睡不着、各种焦躁或忧虑似乎如抽丝般渐渐远去,特别是在雨后清新空气中,吸一大口盛开的栀子花、黄角兰的芬芳,着实令人心醉。
党的十八大以来,短短四年,中国5564万人摆脱贫困,相当于一个欧洲大国的人口总数。未来三年,还将有4335万人脱贫。而雨台村刚刚摘了“贫困帽”,是喜人之事,但从长远看,尚有令人担忧之处。
记者驻村蹲点调研一个月以来,了解到村里绝大多数青壮年都到城市打工去了,不少人还在外面买了房,很大一部分留守乡村的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以及病残者。
这意味着,每天在田间辛勤耕作的是老人、妇女,甚至是孩子,而这种状况在农村已是常态。那么,这些“剩余”劳动力的生产现状如何?
在正值农忙时节的5月,记者发现村民耕作时仍然沿袭几千年来古老的劳作方式: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水连连流满脸,特别是插秧时,一位五六十岁的村民需赤着腿和脚,站在冷冷的泥水中,弯着腰插上几个小时的秧苗。
消除农村贫困,其实在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然而,如果农村仍然以原始农耕的方式生产农作物,今后将如何能够真正摆脱贫困的命运?而留守儿童,即乡村的未来,长大之后会心甘情愿如此辛劳地当一辈子农民吗,恐怕又要像父辈一样背井离乡、四处打工。
多年来,城市一直得到农村的滋养,吸纳了精锐的人力,富集着丰厚的智力资源。有统计表明;即使是现在城市里的人,也有90%以上是进城的农民,或者是进城农民的儿子。无疑,中国人的根在农村。
而这“根”却在中空,日益凋敝、后继乏力。与其说“空巢”的乡村需要城市,不如说,已长成绿叶或者果实的城市,如今应当报答对“根”的情意,用自身的智慧和能力扶贫脱贫,反哺乡村建设。
从世界的角度来看,当欧美已经在农村大量使用机械化设备耕作,让农民轻松收获的形势下,呼唤我们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科技工作者把目光投向山村,那里是展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广阔天地,期待“科技大牛”们能够为农村升级产业生产方式,建立可持续性致富发展模式,以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让全国人民共同迈入繁荣富强的小康社会。
乡村富裕了,支撑城市的“根”则茁壮。相信那些长期漂在外面谋生计的农民兄弟,自然会返归美丽的家乡,投身农村现代化建设,这样老人有所养,儿童有所依,城市和乡村之间形成良性循环机制,达到和谐平衡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