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15日 星期四
让百万机器人共享云端“大脑”
本报记者 李 颖

产业界

    未来世界中,人类将如何运作海量应用的机器人?

    达闼科技创始人兼CEO黄晓庆日前在ICRA2017上的演讲中给出答案——“云端智能机器人的操作平台”。他表示,智能机器人将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而机器人产业的方向是云端智能机器人。

    在黄晓庆看来,人脑有100亿—10000亿个神经元,若想让已有技术完成一个集成如此多神经元的电路,光芯片的重量就有2000吨,耗电达20+兆瓦——这样大的机器人大脑与身体根本无法匹配。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将大脑放在云端,让100万个机器人共享这个庞大的“大脑”。

    “这就是为什么需要打造并构建一个‘云端机器人运营商’——通过开创一家能构建云端大脑、安全网络、机器人终端的运营公司,探索出一条将认知系统放在云端,通过高效安全的网络控制机器人本体的完整道路。”他说。

    对于“云端机器人运营商”,黄晓庆给出了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在于为无数机器人终端服务,因此需要安全、高效、完整的架构,对此,达闼进行了清晰的“云网端”布局:着力构建机器人云端大脑体系;铺设全球互联的安全网络;研发面向用户的机器人终端,达闼称之为“机器人控制单元”。

    而另一层含义在于对云端大脑的自我迭代、增强。为此,达闼在云端建立了一套“人工增强机器智能”架构(HARI),实现“云端大脑”的自我迭代、增强。当机器人面对的环境过于复杂时,达闼的呼叫中心会进行人工干预,告诉“大脑”正确答案。这样,一个机器人学习到的信息可以被更多的机器人共享,“云端大脑”便会不断自我迭代、越来越智能,人工干预的比重也会逐渐降低。

    而为了建造和运营这样一个云端“机器人大脑”,达闼科技正在进行三个核心技术的研发。第一,创建一个安全、强大的机器人网络基础设施;第二,开发一种通用的移动设备,可以连接和控制所有云端机器人,达闼研发了全球首款基于双芯片和虚拟化技术的云端智能连接终端,将云端的人工智能应用通过该设备来激活适配的机器人;第三,研发基于HARI架构的“云端智能服务”,通过云端的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相结合,为智能前端提供多种基于云端的智能服务,包括数据分析服务、图像(面部)识别服务、语音识别服务等,通过人类少量的学习监督,由机器智能进行深度学习,形成自我学习的过程。

    基于XaaS云、VBN网络和终端,达闼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内联网云服务MCS平台技术。在终端设计上,采用“一片双芯”、虚拟化双操作系统等技术,将安全环境与互联环境严格物理隔离;在网络设计上,达闼天网拥有互联网不可见的独立通道,通过软件定义网络,软件定义边界,以及区块链技术,为智能设备以及机器人提供高速安全的网络服务;在云端,以虚拟私有云的方式提供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云端智能服务。

    在黄晓庆的心目中,这样一个架构关乎整个人机共生的未来形态,决非一款产品可以解决。为实现该架构的更好的落地应用,目前的达闼科技已经研发出多款平台性技术。例如云端智能机器人的第一款垂直应用产品——META导盲机器人,包含了达闼人工增强机器智能的技术。当核心技术稳固后,可移植到各种智能机器人,那时,终端的形态会是可应用于各种智能机器人的核心模块。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