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的孩子们近日享受到了来自我国南海原汁原味的“海洋科普大餐”。从国际大洋发现计划368航次开始到5月31日,近两个月美国大洋钻探船“决心”号已和世界各地的学校完成了47场直播连线,华山中学是其中“幸运儿”。记者采访发现,这种来自海上很受欢迎的“连线科普课”,在我国科考航次中却很少见。问题出在哪里?
大海是天然的课堂
北京东城区和平里第四小学科学课老师赵瑞霞有点遗憾的是,自己所在学校未能成为幸运的1/47。
作为在京学校,赵瑞霞和学生们其实拥有国内很多地区无法企及的海洋科普资源:海洋日、地球日等主题宣传科普;开设博物馆课程,去海洋馆、极地科普馆等学习考察。但对海上连线科普,她还是无比期待,“我觉得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活动形式,是其他活动无法替代的,对学生来讲,他们会感到很新奇、很神秘,自然会对结果很期待,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欲望和兴趣”。
其实,在“决心”号和我国学校直播连线前,2013年我国“海洋六号”科考船也做过相关尝试。当时在科技日报记者左朝胜策划下,首席科学家刘方兰、船长蓝明华和3名科考专家,通过卫星连线方式,为广州近百名中学生授课。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副总工何高文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是国内首个连线太平洋作业现场的科普活动。
新闻报道被认为是目前海洋科普的重要手段,但一名有着多次海洋科考经历的业内人士认为,光靠新闻报道提高科普意识远远不够,新闻报道措辞严谨,很多学生看不懂,也未必有时间看。
采访中,多人提到航天员王亚平的太空授课。上述人士认为,大海是天然的课堂,教具甚至都不用特别准备,大洋深处湛蓝的海水都可能是科普素材。
有制度保障才能成为常态
在业内看来,我国大部分海洋科考航次都是公开的,要组织类似活动并不难。但何高文直言,“对自己来说,出海司空见惯,这方面意识不够”。
“没想到”,这其实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海洋从业者的心声。虽然目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已要求项目承担者发表科普文章,但因为海洋科考,特别是借助老船进行的科考,海上连线涉及的资源(包括船上通讯条件,当然更重要的是资金保障)较多,操作比较困难,科研人员在制订出海计划时,更多想到的是完成航次的科学任务。
十几年前,陆会胜以船长身份,率领“大洋一号”船圆满完成了我国首次环球科考任务。受限于通讯条件,当时通过电话做的科普连线,主要是让他从海上给陆地科普活动念“贺信”。他也曾将船长日记结集出版,但坦言写日记时很迷茫,不知道该写什么,书籍出版后在交流中才找到读者的关注点,而这距离出海已过去一两年。“如果当时能有互动更好。”
近年来,我国海上保障设施快速提升,特别是新建了一批考察船,作为“硬件”指标之一的海上通讯能力大幅提升,网络连线成本大大降低。相关人士评价,现在更要解决“软件”——人的问题。
“比如我,很愿意做科普,但没有精力自己去联系科普对象。更重要的是,我也不知道干科普合不合适,害怕费力不讨好。”一名闯海多年的“老海洋”认为,美国科考船制度化的“连线科普课”值得借鉴。“花了纳税人的钱,就应该对公众有所交代,开展海上连线科普,关键得项目方有科普意识、科普意愿,并有科普专员提前精心策划,需要制度保障才能成为常态。”他说。
(科技日报北京6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