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操秀英
“这一年来感受确实比较深,最突出的一点是以前干多干少都一个样,但现在我们的成果都要在技术市场登记,而这将直接影响工资里的绩效。”谈起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一年来的变化,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的一位科研人员难掩激动之情。
“获得感”是近两年科技界的热词,也是诸多改革措施的重要目标。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以来,系列政策纷纷落地,科技成果惠及百姓。“获得感”不再是个空洞的词语,而是科研人员和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感受。
2016年,呼吁了多年的经费改革新政和配套政策接连落地,以往束缚科研人员手脚的很多限制都放开了。
“以前项目经费几乎没有绩效部分,后来在间接经费里可以列支一小部分,但去年出台的政策提出,间接费用不设绩效的上限。”上述科研人员说,这让大家可以合理合法地获得劳动所得,而不用像以前媒体报道的某些人那样搞些歪门邪道。
“获得感”来自中国科研实力的大幅提升。科技部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社会R&D支出达到15440亿元,占GDP比重为2.1%,其中企业占比78%;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被引次数世界排名第4位,8个领域引用率排名第2位;发明专利申请量133.9万件,连续6年居世界第一,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10.3万件,位居世界第三;全国技术合同交易额11407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2%。
“获得感”是实现新的技术理论突破。去年,我国自主研发的GRAPES全球预报系统正式业务化运行并面向全国下发产品。由于该系统具有国际先进的动力框架结构,采用了一流的物理过程,并且更适应我国特殊的气候特征和地形地貌因素,其预报准确率更高。评估显示,其7天预报水平高于我国此前运行的T639和GRAPES准业务模式。模式预报有效时效达7.3天;天气形势和降水、湿度等气象要素的预报能力都有明显提高。“2016年,我国的24小时暴雨预报准确率又取得突破。”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主任宗志平说。
“我们的气象预报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小,能为各类用户提供日益准确精细的气象服务。”对于宗志平来说,这就是他满满的“获得感”。
更多的技术突破也极大地增强了老百姓的“获得感”。“我们全家都看了‘天舟一号’发射直播,我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和航天发展感到自豪。”北京市民李佳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更直接的感受是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利,“4G刚用上没多久,听说5G也快来了。最近家里还买了一辆电动车,省钱又方便。”
的确,过去一年,民生领域科技发展硕果累累:半导体照明产业规模超过420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照明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和应用市场;新能源汽车由产业导入期迈入快速发展期,2016年产量超过50万辆,保有量达100万辆,均占世界总量的50%;新一代高速铁路技术世界领先,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2.2万公里;七大作物育种、粮食丰产增效、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科技日报北京5月3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