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雨素 |
心理话
雨是秋天的雨,素是尺素的素。她是范雨素。
没想到这样一个淡淡的名字,竟在前段时间于几日之内迅速蹿上热榜,为数百万人所熟知。人们交相谈论着有关她的一切,忍不住“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含着泪,一读再读”。
她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为何能如此撩动人们的心弦呢?
她像洋葱,让人忍不住想“剥”
范雨素的故事看似简单,实则是一个被层层外皮包裹住的洋葱。你循着她的故事慢慢地走进去,剥得有些心酸了,回头一望,原来那颗心就是她最初的样子。
洋葱的最表层,是一个个显见的身份标签:育儿嫂、农民、弱势群体、中辍生、外地打工者,甚至“又一个余秀华”。这些标签覆盖在故事的轮廓之中,极大地俭省了认知资源,让人们得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建立起对“范雨素”的基本认识。即便这个认识并不那么准确,但却足以成为一个兴味的开端,在信息的洪流中起航,一步步的驶向更深、更大的好奇。
随着这一层的洋葱皮掉落,逐渐展露出范雨素真实又脆弱的部分:她从乡野走来,又在底层挣扎,阶层固化似乎是她难以逃脱的枷锁。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阶层固化是“代际传递”不断叠加、扩大后的结果。亨利·马西与内森·塞恩伯格两位博士曾经进行了一场跨越30年的纵向研究,他们观察了来自不同家庭的76个孩子,结果发现,以原生家庭作为参照框架,这群孩子当中发展不如预期的有8人,超出预期的则有7人,而其余61人——无论他们最初的家庭型态是社会底层、中产阶级或是精英群体,30年后他们依然处于与原生家庭相同的阶层之中。
很显然,范雨素也背负着家族的限制,这个时代所共有的特质凝缩在她的身上。她的叙事不再是一个人的叙事,从单薄走向丰厚,也唤起人们更进一步的关注。这正是洋葱皮的第二层。
再往洋葱的最内核走去,是充满勇气的背叛与成长。按照心理学家比昂的观点来看,范雨素无疑是一个拥有很好的“α功能”的自体,她能够将忍受不了的情感元素β,转化为忍受得了的情感元素α。她无法忍受破碎的婚姻,于是就转身走开;她无法忍受乡下坐井观天的日子,于是就放弃民办老师的工作,孤身去北京打拼;她无法忍受自己仅仅作为育儿嫂而活着,于是用纸笔写了10万字,郑重万分地敲进电脑里。
这是她对命运的反击。她试着将命运的归给命运,自己的归给自己,从原生家庭里分化出来,成为自我的养育者。当洋葱皮剥落到这里,人们早先的好奇已经转变为深深的欣赏与尊重,于是也更愿意在她的故事里停留,一读再读。
她像镜子,人们在她身上投射自己
除此之外,范雨素的叙述里是有爱的。母亲是她生命中非常重要的好客体,并且以此为源头,传递着家族的爱。人们看到81岁的老母亲在寒风里奔走,为她“不成器的儿女”争取权益;44岁的范雨素为母亲洋洋洒洒写下7000多字,她拥抱每一个身体有残疾的流浪者,拥抱每一个精神有问题的病患;20岁的大女儿双手捧着饮料,送给门口拾掇废品的流浪奶奶。
如果说“贫穷”是这个家族的“代际传递”,那么,爱也是。目前这或许还无法令她的家族冲破社会阶层的固化,但却让同样平凡的你我看到一些希望。人们摇旗呐喊,为范雨素鼓劲加油,也在为自己加油;人们如数家珍地说着她的事情,其实也在谈论自己。
“后来,我琢磨,他们的前生是帝王将相,今生是草芥小民。所谓的高层、底层都是同一个灵魂。”
她是对的。亨利·马西与内森·塞恩伯格在他们30年的研究中发现,不管处于何种家庭,也不论社会阶层的高低,人们都在寻求与他人的情感连结,寻求爱与了解。后来,他们将研究结果写成了一本书,即为《情感依附》。
某种程度上来说,自我与他者之间又何尝不是存在着一种情感依附呢?以范雨素为镜,你与我纷纷在她的身上投射着各自的欲望与恐惧、期待与失落。她的笔调是平缓而干净的,平视自身的遭遇又隔着一层不近不远的距离。旁观的人们亦能参与其中,在她的故事里眺望自己的一生。(作者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