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观察家
垂涎电影里“别人家的博物馆奇妙夜”久矣,所以拿到全国科技活动周“科学之夜”邀请函时,第一反应就是太好了,终于有机会体验一把博物馆之夜如何奇妙了!即便懂行的同事温馨提示“都是家长带孩子去,你们两口子去多二啊”,也毫不影响我拔掉中国古动物馆这棵草的兴致。再说,谁规定大人不能参加科普嘉年华?
果然,目测全场除了工作人员和我们两个“二货”之外,都是家长和孩子的组合,聚集于实验、制作等互动性较强的区域。其实也有适合成人的活动单元,例如夜探古动物馆、参观重点实验室、科普讲座等。而且个人感觉,对于一个“大人”来说,在此奇妙之夜的收获不可谓不多:看到了小学课文里讲过的古黄河象化石和我国发掘研究的第一条恐龙——许氏禄丰龙化石;还厚着脸皮和孩子们同台,制作了一个蝴蝶标本;更重要的是,唤醒了拥抱科学的童心和热忱。
作为全国科技活动周首开的夜场活动,这场博物馆奇妙夜可能不尽完美——场馆里不乏大声喧哗和追逐打闹的熊孩子;动手类活动名额抢手,没有预约上的孩子只能眼巴巴看,有的家长却捏着好几张预约券分身不暇、浪费名额;“小小讲解员”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在某鱼类化石前,有个好为人师的家长津津乐道地给“小小讲解员”上起了课,内容居然是一年四季吃鱼的民俗……想到一句话:每个被指责的熊孩子背后,都站着不作为的熊家长。
不过,参差的来者恰说明参与的踊跃,我们实在太需要这样的科学之夜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它不仅是孩子们的知识乐园,更应是大人们的科普盛会,毕竟,大人的科学素养对引导孩子极为关键。那么问题来了,假如我们有更多、更精彩的博物馆奇妙夜,如我一般“不识趣”的大人会多起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