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精准扶贫驻村调研
砖混结构、80平方米、簇新的冰箱和电视机……午后,站在自家新房门前,广西百色市右江区大楞乡罗甫村帮屯村民马寿业笑呵呵的,一脸“阳光灿烂”。
在罗甫村村民眼里,往时的马寿业,不是这样子的。彼时的马寿业,懒惰、整天垂头丧气、不跟村里的人来往……
现在的马寿业,见人总是满脸微笑,人也勤快起来了,每天都跑到家里对面的山坡上喂鸡,村里的红白喜事也少不了他的身影。
年过五旬的马寿业,缘何起了变化?村民们说,自从扶贫工作队入村之后,马寿业就开始变样了。
“2015年底,我们到马寿业家开展精准识别工作,这一番识别下来,他家只得了49分,被确定为贫困户。而且当时他住的是用木头、瓦片、塑料布等搭起来的窝棚,床底下甚至还有一条排水沟,根本就不适合人住。”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驻村工作队员罗烈仍记忆犹新。
除此之外,工作队在调查中还发现,造成马寿业家长期贫困的一大原因是上世纪90年代欠下当地信用社的一笔旧债。“本金连利息大概欠银行1.5万元,那时,马寿业每次务工所得的钱一到账户,银行就划走偿还债务。”村里的治保主任黄绍刚说。久而久之,马寿业也变得消沉和懒惰起来。
摸清家底,才能找准“病根”;开对“药方”,才能拔掉“穷根”。在深入分析之后,驻村工作队决定从帮助马寿业实施危房改造和解决旧债入手,挖掉“穷根”。
2016年11月,在帮扶单位百色市审计局的协调下和驻村工作队员罗烈的帮助下,马寿业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债务问题,并在政府农村危房改造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建起了砖混结构的新房子。同时,通过右江区委、区政府实施的“双千”资金扶持政策,马寿业申请到了5000元的补助,给新家添置了彩电和冰箱等电器。
有了新家,产业也不能落下。帮扶单位百色市审计局和右江区科技局还给马寿业免费发放200只鸡苗和一批饲料,鼓励他通过勤劳致富,用自己的双手早日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现在,我喂养的鸡已经卖出去了100多只,得了7000多块钱。”5月9日,在家对面山坡的鸡棚里,马寿业从挂在半空中的塑料袋里,抓起一把饲料往地上一撒,20多只冠红毛亮的土鸡马上聚拢过来,鼓点般地啄起饲料。
除了养殖之外,马寿业还种植了八角、玉米和稻谷。去年,他的女儿也出嫁了,儿子现在在南宁打工,做快递员,每个月的收入也有2000多元。2016年,马寿业的家庭人均纯收入达5600多元。
如今,脱了贫的马寿业“轻装上阵”,一脸轻松。“心情好了,人也积极多了。”黄绍刚说。
“以前,我们连房子都没有。现在家里有条件了,儿子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我们就盼着他早点成家了。”拔掉了“穷根”的马寿业,现在有了新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