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15日 星期一
老孟农场的“粮改饲”实验
本报记者 魏 东 通讯员 王祥峰

    “铲了粮食种草?你疯了吗?”两年前汶上县老孟农场主人孟建听到这个建议时,头摇得像拨浪鼓。

    如今,他的态度则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还是种草好!种一年可以收6年,每年收五、六茬,每亩地纯收入达到1200多元,这要比种粮食作物强多了。”

    变化源于一场变革——

    山东是全国畜牧业大省,肉蛋奶总产量多年居于全国首位,瓶颈在于长期缺少优质饲草;小麦、玉米连年丰收,又面临增产难、库存多窘境,如何解决草畜“两张皮”问题?2016年山东被纳入国家“粮改饲”试点,从而拉开了牧草供给侧改革序幕。

    沉浸牧草行业32年,山东省农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牧草学科奠基者和带头人盛亦兵,已手握一大把成果期待转化。国家“粮改饲”政策的风口开启时,他遇到了正处于迷茫中的孟建。

    “一方面,优质饲草缺口巨大,供需两极分化,这是硬需求;另一方面,社会对牧草认知度低,重粮食轻饲草;传统食粮畜禽占主流,草食家畜占比低;科技支撑力弱,饲草水平低。这也是‘硬伤’。”盛亦兵话说得实在,孟建听得仔细。

    在孟建眼中,“国家政策+现实需求”相当于“强劲风口+旺盛市场”,借助盛亦兵团队的技术,足以打通饲草业瓶颈。于是,2015年秋收后,他把1100亩粮田改成了苜蓿田——紫花苜蓿,产草量高、利用年限长、再生性强、适口性好、营养丰富,被称为“牧草之王”,是优质蛋白质饲料的首选原料。

    企业家、科研者的“双人转”如果搭配得好,总能查漏补缺,恰到好处。

    比如苜蓿品种的选择是个技术活。经过深思熟虑,盛亦兵推荐了适合汶上县土地、气候的“鲁牧1号”和“鲁牧18”,后期又向孟建介绍了自己的老熟人中国农科院教授杨青川,并引入了后者主导培育的“中苜2号”。“即使再高大上的科技,也需要人因时、因地施用才恰到好处。这里面需要学识和经验。”

    春天的时候,苜蓿返青,长势喜人,这使得收割后的苜蓿接近进口货品质。问题在于,“好酒也怕巷子深”,苜蓿卖给谁?

    盛亦兵是牧草业的老人,行业内人脉广泛。他和孟建拜访现代牧业安徽总部,拜访济南、青岛马术协会,最终用“资深牧草科研人出品”的牌子打动了现代牧业。

    来自济宁市任城区幸福牧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乔炳志听说了老孟农场的苜蓿,前来考察,“之前一直买进口苜蓿喂奶牛,2500元/吨,成本太高了,这边只要1800元/吨,还避免了漂洋过海、长途运输对品质的影响,对我们养牛的来说真是件好事。”

    “自从我们农场种了苜蓿,周边不少农民都来看。我相信,5年内我们就能形成6000亩苜蓿种植区,带动附近农民都‘种草致富’。”孟建说。

    科技日报记者采访孟建的时候,他正跟慕名而来的拜访者算账,“如果种粮食,人工成本就会占去大半收益,效益微薄;而种苜蓿,种一年可以收6年,每年收五六茬,用工很少,算收益要比种粮食作物强多了。”

    两年时间,老孟农场的“粮改饲”实验有经验、有教训,盛亦兵希望以解剖麻雀的形式进行总结,在山东乃至全国复制更多的老孟农场,“这1100亩的样板可以辐射到周围6个县区,根据畜牧业需求,5年内可达到3万亩。”

    孟建也对此坚信不疑。眼下,他正准备扩大规模,尽早让“老孟农场”的牧草形成品牌。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