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11日 星期四
洞庭湖内最大矮围节制闸启动爆破拆除,专家呼吁——
洞庭湖“拆围” 仍需悠着点儿
本报记者 俞慧友

    5月7日,洞庭湖内最大矮围——下塞湖矮围节制闸启动爆破拆除,三万余亩湖面将回归洞庭湖。这一有望增强高洪水位时河道行洪功能的“拆围”,获得了人们的点赞与叫好。

    洞庭湖很“自然”,是我国首批国际重要湿地,为珍稀候鸟、洄游性鱼类及江豚等珍稀水生动物的栖息地。洞庭湖很“江湖”,为我国最典型的兼蓄、泄功能的通江湖泊。洞庭湖也很“亲民”,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在湖南经济发展中具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过,近十多年来,洞庭湖也不太“清净”。水体富营养化趋势加重、湿地生态系统受损。更甚的是,洞庭湖江豚等珍稀物种生存堪忧,洄游性或半洄游性鱼类资源急剧减少……导致这一现状的重要因素,就有外滩围网、洲滩开垦等竭泽而渔的“圈湖”乱象。

    因此,洞庭湖“拆围”,系民心所向。但有专家指出,“矮围”拆除不应“简单粗暴”,需区别对待。

    去年8月,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洞庭湖湿地站站长谢永宏,在获悉湖南省拟拆除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浅水湖泊挡水矮堤一事后,向岳阳市人民政府写了封言辞恳切的“保围”信。这次听说要“拆围”,他忧虑了。

    谢永宏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保护区内核心区的生态地位不可替代。2008年起,中科院与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共建了洞庭湖湿地生态研究站,以期合力推进湿地和生物的多样性保护。建矮围,就是为了湿地生态系统和候鸟保护。与其它矮围有本质区别,不应列入“拆围”范围。

    “拆除这里的矮围,对洞庭湖生态保护并无积极作用,还会导致越冬水鸟赖以生存的湿润泥滩及浅水湖泊等生境丧失,最终导致越冬水鸟种类及种群数急剧减少,甚至灭绝。”谢永宏说。

    矮围在广阔的洞庭湖区域,随处可见。目前,主要存在三类矮围。一是渔民为捕捞湖中自然鱼类而建的矮围,对湿地和水资源破坏性大。二是上世纪60—70年代建的血防灭螺用矮围。三是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自然保护区为候鸟和栖息地保护而建的矮围。面积不大,但对湿地保护作用大。在谢永宏看来,第一类必须拆,第二类随其功能消失也可拆除,但第三类矮围,则应予以保护。

    矮围拆除后,能否重现原来的“八百里洞庭”?谢永宏和亚欧水资源研究和利用中心主任张灿明等专家,则表示“呵呵”了。专家称,历史上的八百里洞庭,对应着6000多平方公里的湖面。而现在,很多土地已成良田或发达农业区,既不属矮围,也不可撤除。“矮围撤除主要重在恢复湖区自然属性,提升其生态服务功能。”张灿明说。

    另一个问题,也让专家颇为忧心,即三峡工程运行后形成的洞庭湖新“江湖关系”。谢永宏介绍,新“江湖关系”的变化体现在,洞庭湖退水提早,水位下降引起洲滩出露时间提前;区域植被带整体下移,功能性植被苔草地面积萎缩严重;泥沙含量大幅减少,洲滩难再发育;沉水植被退化严重,部分区域消失等等。

    究其原因,三峡大坝蓄水与洞庭湖区进入少雨干旱的气候期重合,是主要因素,这导致了洞庭湖提前进入枯水期、枯水期延长、水位持续偏低的“后三峡”时代。加上湖区湘资沅澧四水上游水库蓄水,可能形成南北夹击截流的严峻态势,洞庭湖面临低水位危机及水文生态时空格局紊乱危机的隐忧。对此,张灿明称,应对新“江湖关系”,亟须优化流域总体规划和水资源科学配置,特别是三峡水库调度运行方案,要以尊重自然、生态优先为原则。

    (科技日报长沙5月10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