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10日 星期三
科技之光照亮“一带一路”
本报记者 唐 婷

    创新引领“一带一路”

    位于北非东部的埃及,沙漠与半沙漠约占其全境面积的95%。强光照、高风速和丰富的生物质能蕴藏,使得埃及拥有发展新能源的“地利”。但受技术水平等因素制约,埃及目前没有一条完整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线。随着“中国—埃及可再生能源国家联合实验室”在埃及落地生根,这一状态有望在今年夏天成为历史。

    “我们的光伏生产设备正在陆续运往埃及的实验室,按计划,今年7月将全部运抵并展开调试,主要用于技术培训的这条生产线产能不高,但将是埃及首条完整涵盖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各环节的生产线。”“中国—埃及可再生能源国家联合实验室”中方主任、中国电科48研究所首席专家禹庆荣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说。

    在光伏生产设备运往埃及的同时,3名来自埃及的技术人员还将于今年6月来到中国电科48研究所,参加为期半年的光伏技术培训,合作并不是单向的输出。在禹庆荣看来,“中国—埃及可再生能源国家联合实验室”搭建起的桥梁,将提升中国先进的光伏制备技术在埃及乃至非洲的影响力。“未来在开拓非洲光伏市场时,实验室将起到‘桥头堡’的作用。”

    “中国—埃及可再生能源国家联合实验室”只是“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际科技合作的一个缩影。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叶冬柏介绍,近年来,科技部支持建设了包括“中国—蒙古生物高分子应用联合实验室”“中国—埃及可再生能源联合实验室”等在内的多个联合研究平台。“国家级联合实验室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与沿线国家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开展高水平联合研究,加强科技人员交流、促进技术转移,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推动“一带一路”地区国际合作,人才交流是关键。据悉,科技部于2013年启动了“亚非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支持亚非地区45岁以下的杰出青年科学家到我国科研院所、大学和企业开展6个月至1年的科研工作。叶冬柏表示,在该计划的支持下,目前已有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家200余位青年科学家来华在各领域开展科研工作,有力地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人员交流,培养了一大批知华友华的国际科技领军人才。

    “青藏所从2009年开始招收来自尼泊尔的留学生,从我们这里毕业回去的留学生有些已经当上教授了。”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院士自豪地说。在他看来,在海外建设科技合作中心,首要的工作就是为当地培养紧缺的科技人才。在当地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如果没有本土科学家,合作也就无从谈起。

    谈到“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时,人们想到的更多是中国进行对外的科技援助,姚檀栋则不这么看。“事实上,包括中国在内的‘一带一路’国家共同面临着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频发等重大资源环境问题,为保证这一地区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展开相关的国际科技合作是各国共同的诉求。”

    “从科技合作入手,组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研究解决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和问题,有利于从战略层面推动建设‘一带一路’的共同愿景。”中科院院长白春礼院士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据介绍,中科院以科学目标为导向,组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研究计划。首批启动的项目有:气候变化研究及观测计划、“一带一路”灾害风险与综合减灾国际研究计划、泛第三极与“一带一路”协调发展国际计划、“一带一路”的新发突发病原研究支撑计划等。(科技日报北京5月9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