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星灿烂
一年中大多数的早晨8点,顾诵芬都会从家中步行5分钟,来到中航工业集团科技委楼里的办公室展开工作。
今年已87岁的顾诵芬,是中国著名飞机设计师,飞机空气动力学家。他是我国航空工业领域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两院院士。
在新中国第一款自主设计制造的歼教1和初教1飞机中,顾诵芬担负了其中的气动布局设计。随后,他连续出任歼8副总设计师、歼8Ⅱ总设计师,而今又不断为国家航空战略出谋划策。
强壮起来才能抵御外侵
1930年,顾诵芬出生于有着“江南第一读书人家”美誉的苏州顾氏家族。因排行为“诵”,著名国学大师、父亲顾廷龙先生取西晋陆机《文赋》名句“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为其取名“诵芬”。
生长于这样一个溢满书香的世家,顾诵芬是如何与航空结缘的?
“轰隆隆——轰炸机从我家上空飞过,爆炸所产生的火光和浓烟仿佛近在咫尺,玻璃窗被冲击波震得粉碎……”时隔80年,顾诵芬对目睹日军轰炸的那一幕仍记忆深刻。
那一年,顾诵芬7岁,是燕京大学附小一名小学生。
那一天,“中国只有强壮起来,才能抵御外侵”的念头便深深扎根在顾诵芬的心中。
歼8是“连滚带爬”搞出来的
1951年8月,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系毕业后,顾诵芬只身来到北京,进入刚组建起来的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
1956年,我国开始自行设计首架喷气式飞机“歼教1”,在新中国最优秀飞机设计师队伍中,26岁的顾诵芬担任气动组组长。面对各种难题,顾诵芬把能搜集到的世界各国技术信息综合起来,深入分析与计算,终于确定了全部飞机气动数据。
1958年7月26日,歼教1首飞成功。从此中国航空工业迈入自主研制新纪元。6年后,34岁的顾诵芬开始以副总设计师身份参加到歼8项目中。
1969年7月5日,歼8实现首飞。在当时没有空测条件的情况下,顾诵芬三次乘歼教6上天,在空中近距离用肉眼直接观察歼8,排除了抖振等重大技术问题,为歼8最终设计定型作出了突出贡献。
1985年11月,歼8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顾诵芬以一种淡泊、宁静的语气,说了一句诙谐的话:“歼8是‘连滚带爬’搞出来的。”
把国外有价值的材料翻译出来
顾诵芬懂4门外语。除英文是早年求学学习外,在数十年飞机设计实践中,自学了俄文、德文和日文。
在顾诵芬的办公室里,几面墙全是书柜,各种资料整齐地码放在其中。如今,每天上国外网站流览前沿科技动态是他必备的工作。
1986年,离开工作了35年的飞机设计岗位,顾诵芬来到北京,担任航空工业部第二届科技委副主任。数十年如一日,顾诵芬坚持学习,不断补充新知识,走在科学技术发展前沿。
数年来,他积极建议并认真组织有关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研究课题,研究涉及通用航空、大飞机、轰炸机、高超声速飞行器、无人机、教练机、轻型多用途战斗机、外贸机,形成了数十份研究报告、咨询报告和建议书;领导编制航空工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我的余生就搞这些工作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益于推动航空工业发展的事。”在堆满资料的办公室里,顾诵芬对记者说:“我们自己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就把国外有价值的材料翻译出来,介绍给国内的科技人员。”
(科技日报北京5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