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27日 星期四
马云的平台卖商品 我们的平台卖专利
——首家高校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平台上线

徐羽宏 本报记者 张 晔

    看不见摸不着的专利怎么评价?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高校专利如何找到婆家?大数据与电商平台能否帮助企业到高校掘金?我国高校科研每年申请专利20余万件,授权专利10余万件,但是专利转化率只有2.4%。一边是高校专利“养在深闺人未识”,一边是企业难以找到能迅速进行转移转化的高新技术成果,为之奈何?

    4月26日,国内首家面向高校知识产权的运营交易平台——中国高校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平台在南京上线发布,业界希望借助类似“阿里巴巴”的互联网模式破解多年未解的高校专利转化难题。

    “主要原因还是高校专利并不完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往往创新性较强,但并不能迅速进行产业化生产,而企业需要的是成熟的、能够立即产业化的、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技术。”南京理工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院长、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小绪告诉记者,这两个“齿轮”现在还不完全匹配,存在较大错位,导致高校专利转化率较低。

    让专利上网并不是首创,但是针对高校专利转移转化的难点、痛点,南京理工大学在专利转移转化各环节进行了创新。从2010年起,南理工以市场化方式建设了高校技术转移中心。首先是组建了一支职业技术经纪人团队,形成了7个懂技术、懂市场、懂法律的运营小组,探索出了基于技术经纪人为中介的专利转移转化模式。

    其次是探索建立高校成果的标引加工体系,“我们对入库专利进行多关键词的分类标引,标明各种基础信息以及法律状态、技术创新性、‘同点’专利创新性对比、价格等。”王小绪表示,每一个专利贴上100来个标签后,从看不见摸不着变成“可视化”,从而解决了专利成果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问题。

    同时,设立高校专利超市,彻底解决专利运营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专业信息导航等方式,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设立技术转移基金,打通成果从实验室到商品的转化通道;探索高校专利协议收储、挽救等处置模式,破解高校职务技术专利发明人和所有人分离的运营处置难题。

    几年下来,共孵化熟化了40余项专利成果。其中投入260万元用于“人造胶原蛋白”专利的孵化熟化,实现了2400万元现金与股权收益;在先进焊接装备领域构建了由160件发明专利组成的专利池,通过江苏12家企业实施,新增20亿元经济效益。

    王小绪的目标不仅是把南京理工大学的专利“嫁出去”,还想搭建更大的平台,做全国高校专利运营的“红娘”。“我们有信心将它打造成为中国高校知识运营的‘阿里巴巴’。”王小绪说,这套在南理工行之有效的模式,经过平台放大可以复制到全国高校去,“马云通过平台卖商品,我们通过平台卖专利,为全国高校服务。”

    他介绍,该平台由南理工发起,汇聚上市公司资本、国内最优质的专利数据资源等。平台由专利仓库、专利标引、质检评价、线上交易四大板块构成。其运营路径主要是由基于技术流向的技术交易、大数据自动匹配运算和基于需求流向的技术交易三大系统构架而成。

    购买者可以在该平台浏览标签内容,快速找到和选择目标专利。根据标定体系,按照价格将专利分为1至5星级。不同星级的专利采用不同的运营方式,星级较低的可进行线上交易,企业可在网上进行浏览、检索、咨询、下订单、签协议、付款等手续;对于高星级的专利,可制定个性化的运营方案,结合专利运营基金进行培育。

    (科技日报南京4月26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