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17日 星期一
“让中国成为世界预应力的中心”
——追忆中国工程院院士吕志涛

留声机

    通讯员 翟梦杰 本报记者 张 晔

    春日暖风,徐徐拂面,却吹不散一位预应力大师离世的悲伤。刚刚过去的那个冬天,又一位中国科学巨匠陨落。

    “让中国成为世界预应力的中心”是这位大师生前的志愿,如今梦想依旧,可追梦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吕志涛已挥手作别。

    出身贫寒,逆境中追寻学术理想

    吕志涛在世时,常常提起自己从小山村走出来的不易,他一直称自己是“从山村走出来的院士”。

    1937年,吕志涛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小山村,贫寒的家境让吕志涛的求学之路走得并不顺利。尤其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家里交租后就没有多少余粮。懂事的吕志涛知道自家的条件,从不跟父母提过多要求。很多时候,一块豆腐乳就是他的“下饭菜”;而哪怕是这一小块豆腐乳,也要分几顿才吃完。

    生活的清贫并没消磨吕志涛求学向上的斗志,他以优异的成绩一步步走出小山村,直至考上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多年以后,已成为院士的吕志涛对这段往事记忆犹新,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母校、家乡发展奉献力量。

    可以说,吕志涛的学术生涯伴随着我国预应力技术的成长而发展。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研究生,1965年吕志涛硕士毕业后,留在学校继续从事预应力教学科研工作。

    改革开放后,预应力逐渐推广开来,吕志涛参与设计和建造国内有重要影响的预应力工程,解决了多项预应力设计中的难题。由于吕志涛在预应力技术上作出的成绩和贡献,他被公认为是我国预应力的代表人物。

    立志报国,献身土木创新六十载

    吕志涛在国际上最早提出两类斜裂缝理论,建立了国际领先的钢筋混凝土双向斜拉计算和抗剪设计方法,完善了混凝土结构理论,发展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和设计方法,设计和指导了上百项国家重点工程,组建了国家预应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预应力是重大土木工程建设的核心技术,可节约钢材和混凝土用量20%—30%,并能大大提高材料的安全系数和使用寿命。多年来,吕志涛带领他的预应力“梦之队”孜孜不倦、宵旰攻苦。世界第二大跨径的斜拉桥苏通长江大桥,世界第五代体育建筑的代表、2008年前中国最大的体育场——南京奥体中心,被称为“中国天眼”的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FAST等等,这些也都凝结着吕志涛团队的智慧。

    为了预应力的发展,为了“让中国成为世界预应力的中心”的梦想,吕志涛带着他的预应力“梦之队”兢兢业业。

    三年前,吕志涛领衔的 “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喜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获奖项目实现了预应力结构理论、病害控制、抗震减灾、核电设施安全等领域的突破,首创多个理论方法,并打破国际垄断。

    高风亮节,大爱中散发人性光辉

    在近六十年的学术生涯中,他孜孜以求、晨昏不辍的就是一件事:教学与研究。答疑解惑、教书育人,吕志涛始终坚持在教学一线,是土木学院历史上迄今为止培养博士生、硕士生最多的教师。他说过,“导师是一种荣誉,但更是一种责任”。

    1989年,吕志涛在去学校的路上被自行车撞倒,导致严重的股骨颈骨折,随即他被送进医院。但即便在病床上,吕志涛还继续指导学生,为他们逐字逐句修改论文。身体稍好一些后,为了不耽误十多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吕志涛把教室移到自己家里,拄着双拐下地,用小黑板为学生上课。

    吕志涛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立好志、勤奋学、创新干”。他不放过任何一个创新的突发奇想、一闪念。他的床头有“三宝”:夜灯声控皮球、闹钟、圆珠笔连带活页纸。一旦有奇思,哪怕是半夜里他也要赶紧记下来。很多项目的设计思路、理念都有这“床头三宝”的功劳。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