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看台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日,今年恰逢世界帕金森病被发现200年。
帕金森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中老年人的“第三杀手”。据统计,全球已有超过1000万名帕金森病患者,其中有近300万在中国。
“抖”不一定是帕金森病
说起帕金森病,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不停颤抖的手,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帕金森病不一定都是“抖”,“抖”也不一定是帕金森病。
“许多人对于帕金森病不了解,要么认为是人体老化的正常现象,要么把它混淆为老年痴呆症,即阿尔茨海默症。”天坛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张建国教授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日常生活中,许多年轻人在发现父母出现头颤、手颤时会直接认为父母得了帕金森症而没有注意其他症状,事实上,有些疾病同样有颤抖的表现,常见的比如特发性震颤、多系统萎缩等,在临床上这些疾病都容易和帕金森病混淆,需要拥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进行耐心细致的检查,才能准确地进行鉴别。
张建国进一步解释说,帕金森震颤是静止性震颤,做动作的时候不抖,但是一旦完成动作就会抖,比如拿杯子的时候不会抖,端起杯子会抖。所以对特发性震颤也叫老年震颤,这种震颤也叫意向性震颤,接近目标的时候会抖,安静的时候不抖,越接近目标越抖得厉害,一旦拿起来就不抖了,这就是区别。
“帕金森病最主要还是需要和帕金森综合征相区别,”张建国表示,临床症状上多系统萎缩,皮质性变性等等和帕金森相似,有些僵和运动慢有时候怀疑是帕金森病,但实际上不是帕金森病。“这个区分对于外科来讲特别重要,因为帕金森病是可以手术的,而综合征是不可以手术的。”张建国特别强调说。
另外,张建国还透露,帕金森病本身不致命,一般不影响寿命。随着现在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病人通过药物或者手术是可以维持比较好的生活质量。但由于帕金森病的致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因此帕金森病是不能预防的,但许多研究表明可能与环境毒素有关。所以要注意避免接触一些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如杀虫剂、农药、重金属锰,亲属中有帕金森病患者的人要避免从事电焊工种等。
用药不规范“蜜月期”提前结束
张建国透露,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一经明确诊断即需接受长期治疗。而长期治疗就意味着长期吃药,对于记忆力逐渐衰退的老年人来说,每天坚持定时、定点服药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而且在门诊发现,用药不规范的情况非常常见。
在第六届清华脑起搏器论坛上,记者见到了来自上海的40多岁的帕友应先生,这是一位被医生称为“行走的药罐子”的陕西农民震惊了整个神经医学界,为了控制帕金森病引起的颤抖和僵直,他在一天内要服用40多片美多芭。药物的副作用让他产生了严重的异动。
“这样一个大量服用中枢神经调控药物的患者,药物带来的神经损伤和肝肾损伤都是难以计量的,他时刻处在危险之中。”张建国除了担心应先生的身体外还对记者解释说,其实每位帕金森患者在发病后都有一个最好的药物治疗时机,通常称之为治疗帕金森病的“蜜月期”。
手术的最佳时机是患者常规服用抗帕金森病药物以后运动症状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张建国解释说,当患者刚诊断为帕金森病时不需要手术治疗,首选多巴胺类药物来改善症状,此时“早做早受益”是不对的;但当患者达到最佳手术时机以后,也就是服药以后患者的症状影响日常生活时,“早做早受益”是对的,这个时候尽早行手术治疗,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
自主DBS帮帕友脱下“魔衣”
目前帕金森病治疗手段为药物及神经外科脑起搏器(DBS)手术疗法。
所谓DBS,即脑深部电刺激,俗称脑起搏器,是帕金森病外科治疗领域里程碑式的新技术。是通过植入大脑中的细微电极发射电脉冲刺激脑内核团,进而达到控制患者症状的目的,是国际上最先进的神经调控技术之一。
北京帕友老朱患病近二十年,最严重的时候,只要感觉药物一失效,仿佛穿上了一件“魔衣”,眼睛无神、嘴巴张开,不能言语……在几经辗转后,北京医院的陈海波主任的耐心细致调药,以及生活建议和心理辅导给了他很大帮助。同时通过跟其他病友的交流,也了解到之前DBS在国内开展困难的原因是设备依赖进口,费用昂贵。
近年由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的脑起搏器打破了美国的技术垄断,大大降低了这项手术的成本。现在已完成了超过4000例次的植入。最终老朱接受了陈海波主任的建议,在北京医院由神经外科崔壮医生主导完成了DBS手术植入。老朱非常期待开机后恢复正常生活,脱下“魔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