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27日 星期一
无编制“创新港”可否让孔雀不再东南飞?
CFP/图

将新闻进行到底

本报记者 马爱平 综合报道

    西部高校人才向东部高校流动被形象地比作“孔雀东南飞”。

    “手下留情”“你挖人家的人才,实际上是在挖人家的命根。”尽管教育部多番表态“不鼓励”,但东部高校的“挖人军团”却早已取得不俗“战绩”。实际情况是,东部高校挖人时,很难“手下留情”。

    这使本来就“贫血”的西部高校人才体系更加雪上加霜。

    面对这场“挖人大战”,如何建立一个没有编制没有现行体制束缚,创新氛围研究氛围强的新高校?

    既着急又无奈 10省投入400亿 西部高校对人才东流普遍担忧

    “2017年危机感更强了,极不稳定,极不安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才办公室主任庄世宏对人才流失也有着切肤之痛。去年以来,地处陕西的西北农林曾有几个人才要走的苗头,最后虽然挽留住了,但这使庄世宏感受到了严峻的形势。

    爱思唯尔近日发布的一份“2016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再次刷爆网络。不少人担心,进入榜单的这1776名学者或将成为新一轮“精准挖人”的目标。

    在“挖人”这件事上,东部高校显示出了“财大气粗”。

    最近,一所南方高校以150万元年薪来引进华中师范大学的人才,还附加住房补贴、科研经费等“激励条款”。华中师大党委书记马敏说:“如果一位人才被好几个学校看中,他们还会竞争‘挖人’,争相抬价。”

    据统计青年人才最多的10所高校,仅有华中科技大学一所中西部高校,其余高校均来自东部——东部上海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深圳大学等非211工程院校引进的数量,甚至超过了诸多中西部211工程院校。

    正在纵深推进的“双一流”建设,助推了本已激烈的“人才争夺战”。

    不久前,教育部、财政部等联合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提出坚持扶优扶需扶特扶新,明确建设高校将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

    对此,不少地方尤其是东部地区的政府部门已明确对此进行大额财政支持,已公布“双一流”资金支持计划的10余省份,拟投入资金已超过400亿。

    除了购置设备、盖大楼之外,不少大学校长考虑的一件事,便是招募“良才”,而地处中西部、收入较低的高校名师便是“开挖”的好对象。

    “‘双一流’的核心是人才竞争,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高层次人才流失的压力会进一步加剧。”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陈鹏甚为担忧。

    限制流动不现实 西部高校留人 科研教学硬件更重要

    上世纪90年代末,很多西部高校引进人才用住房、留下人才靠感情,有时辅以行政职务安排等手段,这些方法至今依然在用,但效果已大不如前。

    一名西部高校领导透露,“校内一位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津贴,加科研业绩及职务绩效,一年不到20万元,而他在东部高校工作的同班同学,一年收入可达几十万元。一场同学会下来,他的心情可想而知。”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保建表示,改变高校的人事分配制度,将编制和结构管理的权利交给高校,能让高校吸引人才的办法更灵活,加上对教师住房、子女入学等问题的关心,归属感也能让人才“记得住乡愁”。担任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多年,他发现最高端的人才不是靠待遇就能留下的,“有没有科研的基础条件很重要”。

    依托于自然及人文资源的特色学科,是不少西部高校为吸引“凤凰”筑起的“新巢”。“能得到国家支持的通常不是技术性研究,而是针对资源和地方特色来开展的研究,一旦有成果,就容易填补空白。”新疆农业大学副校长蒋平安说。

    “除了加大对西部院校的资金支持力度,让那里的教师能够衣食无忧,硕士点、博士点建设一定要重视。”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左东岭认为,高校以学位点建设作为突破口,是缓解西部人才流失的有效方式,“作为高校老师,我们最在乎的是两件事,能不能做喜欢的研究、能不能带出好学生。”因此,国家对西部高校在学位点建设上予以倾斜,或能让西部留住甚至吸引更多人才。

    “限制人才流动是不可能的。”像蒋平安一样的西部高校校长也早已意识到,他们要争取的不仅是当地政府的支持,更需要国家政策的倾斜,西部高校的发展需要更多机遇。

    西安交大将变成一个 没有围墙的“智慧学镇”

    “尽管人才流动的原因很复杂,有薪酬待遇、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的考虑,但你要东部高校的教师去中西部,一般都不会考虑。”去年从北京高校转到南京一位高校老师说。在他看来,高校人才的不合理流动,可能会造成中西部院校被挖空,造成学科、学校的没落。

    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来形容西部高校的窘境最合适不过。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大学发自内心的向自己开刀,解决自己的短板。”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希望西安交大能提供一个范本,趟出一条路。

    王树国勾勒出一个“理想的大学”,体制机制硬件软件“超前”。这个理想的大学是由西安交通大学为主参与建设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学生每人一个单间,专家公寓最大280平方米,现代化的设计,开放的校区,构建了一个新的大学形态。

    王树国说,这是一个没有围墙的“智慧学镇”,希望构建一个和社会互通,敞开的大学,融入社会。

    新校园“创新港”,设计以“学生”为本,比如将西交大上百个学科专业,整合新构建成23个研究院,成立本科生院,实行大类招生,大四学生将会搬到“创新港”里。

    王树国说,对于学生未来的人生规划,“创新港”是一个非去不可的地方。“创新港”由核心区与产业区构成,核心区约5000亩,将现代田园城市理念与国际前沿“学镇”理念相结合。

    “如果学生要到企业去,学校有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如果学生要读研究生,学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如果学生要到国外去,学校有国际研究实验室。这些都是对学生开放的,给了学生柔性化的选择,但是有一点,不许偷懒。” 王树国介绍。

    “创新港”如同一个现代化的“海绵城市”,计划明年建成使用,这里将成为新西安规划的科教城,有一条专门的地铁线连接西交大老校区。

    “我们将实行全新的人事体制,‘创新港’没有编制。目的就是要为西部留住人才,把这里打造成未来西部汇聚人才的高地。”王树国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