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开书面
听人讲,阿拉伯人爱喝一种加了豆蔻和桂皮粉的咖啡,中国人完全喝不惯。北京不少酒馆卖一种热红酒,是葡萄酒里加了丁香、豆蔻、桂皮或者八角之类的调料,煮开了,挺好喝。其实这是古代的喝法。《香料传奇——一部由诱惑衍生的历史》,告诉你古代西方人怎么看待香料。
哥伦布时代的欧洲人,什么食物里都爱放香料。每天必喝的啤酒里也放。那时候酿酒人信誉糟糕,经常被曝出用一些恶心的办法酿酒。法律严惩也杜绝不了,于是大家喝啤酒就香料。那时欧洲人相信腹泻是因为“凉性”,香料有热性,能克。
香料是当时的国际主要贸易品。它的定义不是香的植物。英语里Spice和Special是同根词——香料必须是难得的。香料之所以在西方历史上重要,是因为它象征了神秘、富裕和风险。一旦它失去这层朦胧包装,就不值钱了。
荷兰人当年船坚炮利,占据了东南亚的丁香和肉豆蔻产地,逼奴隶干活。为了维持高价,他们不允许任何人移栽香料植物。他们采下肉豆蔻就泡石灰水,免得在别处发芽。他们还定期焚烧香料。1735年,阿姆斯特丹烧了125万磅肉豆蔻,流出的油沾湿了围观者的脚。有人从火堆里偷了一把,被判绞刑。
在法国大革命前几十年,一个法国冒险家偷走了丁香和豆蔻苗,移栽到别的热带岛屿。尽管种的不算好,荷兰的垄断还是打破了——迟早的事,咖啡、烟草、可可、茶和甘蔗这些一度稀有的植物都全世界移栽了。香料19世纪长线看跌,成了穷人比富人用的还多的普通商品。
荷兰商人发香料财的那最后两百年,荷兰清教徒已经排斥香料了。在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大家的口味变了,开始崇尚不多加香料的烹饪。并把香料联系于东方人的矫揉造作和萎靡。不怎么用东方香料的法国大餐受宠,直到如今。
香料跌落神坛。于是现代人不太理解为啥它古代那么风光。《香料传奇》有完善的解释。
首先,有一种以讹传讹,说十字军东征,欧洲人才开始喜欢香料。其实埃及、希腊、罗马和早期中世纪欧洲人都狂求香料,传统没中断过。埃及人就试图将外国香料移植本国。而发掘出的距今3200年前特洛伊战争时期的一堆希腊账本上,15%的内容都是关于香料。
罗马人更是将大量香料用在祭神。当年凯撒进罗马城,群众提着熏香壶欢迎。满路都是祭祀的香味儿。罗马元老们深感忌惮,引来凯撒的杀身之祸。等罗马确立帝制,所有皇帝都享受香火供奉待遇了。
香料带来感官刺激,且来源不为人知,有显著的心理效果。中世纪欧洲继承了神性与香料的联想。当时很多人认为圣母身上应该是桂皮味儿。《旧约》里跟所罗门关系密切的示巴女王,馨香馥郁。后来,堂吉柯德派桑丘去访问心上人,问“她身上是不是一股示巴女王的味儿?”桑丘回答说是一股刚干过活的汗味儿。
中世纪束己甚严的虔诚修士们,往往一方面认可宗教仪式里焚香、涂香膏,一面又反感僧侣们食用和涂抹香料,怕他们受诱惑,思凡,堕落。
相比之下,阿拉伯学者很坦然。他们在性手册上讨论香料的私密用途,相信香料在男女之事上的奇效。当然,欧洲人也免不了类似心态。《香料传奇》里面有不少有趣的探讨,比如桂皮到底能不能壮阳,或者一顿混合香料大餐是否真的催情。
另一种以讹传讹,说中世纪的肉不新鲜,香料是为了掩盖腐烂味儿。《香料传奇》里反驳说,有买香料的钱,足够买好多新鲜肉了。实际是,古代到11月没草料,就要宰牲畜,腌肉冬天吃。一年四个月要吃咸肉,太乏味,香料能解除口舌的麻木。
而且,当时斋戒日一年能多到200天,斋戒日不许吃肉只许吃鱼,鱼又很多是外地运来的咸鱼,也需要香料调剂。
《香料传奇》探讨了香料受尊崇的背后的人性。趣闻不少,比如19世纪,美国康涅狄格州有门无良生意:木头雕刻成一粒一粒的“肉豆蔻”来行骗。结果这个州被叫做“肉豆蔻州”;当时还有人发明了一个词,管媒体和政客造假叫“木头肉豆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