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休息时间,代表委员们不约而同地“玩”手机。本报记者 周维海摄 |
本报记者 许茜
两会期间,科技日报记者以偶遇抽查的形式,对代表、委员群体进行“实名制”相关调查。问题围绕移动支付实名注册展开,内容涉及对实名的意愿和认识、安全环境信任程度等等。问卷发出16份,收回15份。本次调查发现,代表、委员普遍意识到实名制有助于保障交易安全,但办理意愿偏低,隐私观仍偏保守。
调查中,过半数受访者意识到,实名制有助于提升交易安全。尤其,是针对手机、火车票等实名认证,认同度高达80%。
但是,认同不等于行动。在移动支付领域,受访者实名制办理率不足50%,远低于全国水平。据《南方日报》去年发起的调查显示,约78%的受访网友已完成实名制认证。其中,部分受访者从未用过移动支付工具,上网付款要靠他人帮助。
什么原因导致办理意愿低呢?担心信息泄露成重要诱因。统计结果显示,超过60%认为,实名会带来信息泄露的风险。受访代表、委员多数对交易安全环境表示担忧(不信任比例高达70%),认为其防护技术、后台管理水平仍有待提高,对其监管水平的认可度不足20%。访谈报告中,“担心”“不放心”等字眼频频出现,隐私焦虑让人们对实名认证望而却步。
高达70%的代表、委员不认可隐私观的开放,也不能接受“不存在绝对的隐私”“可管控的隐私风险是可以承受的”的观点。整体而言,受访人群比较抗拒调整个人隐私观,网络自我保护意识较强。
在信息安全与便捷性的取舍中,选择“安全”的比重接近70%。在他们眼中,这道安全是便捷的前提,为了安全可以牺牲网络的便捷性。
多份深度访谈结果显示,受访代表、委员承认信息的共享与流通确实给生活提供了便利。但是,多数强调,组织或机构获取个人信息需有相关制度或法律作为保障。
(科技日报北京3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