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人:易建强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综合信息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 Q:您买的是电动车吗? A:没有。 Q:如果换车您考虑买吗? A:可能还不考虑。 Q:为什么? A:主要是因为清洁能源汽车续航能力还是不够。 Q:您觉得电池(续航能力)达到什么程度您就会买? A:500公里以上。 Q:那充电桩这方面呢? A:充电桩现在应该有很多了,我们单位都有很多。地面上和地下都有了,但小区还没有。 Q:补贴这方面呢? A:如果有当然最好。 Q:没有呢?补贴不是您买不买电动车的主要因素,对吗? A:综合考虑,如果价钱比普通车还要贵,那我还是考虑选择普通车吧。 (本报记者操秀英 陈莹采访整理) |
受访人:曹湘洪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Q:您购买过电动汽车吗?您考虑过买吗? A:没有。我现在年纪大了,也不考虑自己开车,所以不会想去买一个清洁能源汽车。 Q:电动汽车使用中您最担心的是电池不够用,充电不方便,还是其他? A:现在从电动车来讲是续航里程短,第二个是充电不方便,第三个是电池的寿命比较短,比整车的寿命短。 (本报记者张晔采访整理) |
受访人:王向朝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信息光学与光电技术实验室主任 Q:您买过电动车吗? A:没有。 Q:为什么? A:我家里没有汽车。在上海停车是个问题。我连自行车都没有,每天走路上下班。 Q:您家或单位附近有充电桩吗? A:有。 (本报记者陈莹采访整理) |
受访人:金征宇 全国人大代表、江南大学副校长 Q:您买的是电动车吗?如果没买,考虑买吗? A:我没有买电动车,已经有车,所以没考虑过。 Q:如果买是为什么,便宜还是环保或是不摇号? A:可能还是考虑摇号的因素吧,因为电动车好摇一些。 Q:如果不买,是为什么? A:主要还是担心电池的问题,万一没地方充电比较麻烦。 Q:你家或单位附近有充电桩吗?充电方便吗? A:我没怎么注意过。 Q:电动汽车使用中您最担心的是电池不够用,充电不方便,还是其他? A:主要还是担心电池的续航问题,要保证电量,最好要有配套的充电设施,但是在无锡,我没怎么注意到过。 (本报记者许茜采访整理) |
扫一扫关注科技日报,回复“快问快答汽车”,看独家视频。 |
快问快答
“治理雾霾?清洁能源汽车当然能发挥很大作用。”面对记者一口气问出的几个“小白”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柳崇禧首先挑了这一个回答,“尽管各地雾霾成因不尽相同,但传统燃油汽车尾气排放是PM2.5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这是普遍共识。”
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担忧,主要集中在电池和配套设施不完善两方面。柳崇禧坦言:“担忧很正常,续航里程短、电池寿命短、充电难,消费者的‘里程焦虑’真实存在。”
“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低是目前电动汽车最难解决的核心技术问题。”柳崇禧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的电动汽车,装一块电池一般能跑200多公里,要跑得更远,需要装更多电池。按照目前动力电池约占整车价格一半的情况看,成本太高,不经济。
“电池寿命的问题也真实存在。”柳崇禧说,“目前电动汽车电池以锂电池为主,属于化学电池,容量会慢慢衰减。”
“高能量比,长寿命,快充电,现在市场上还没有能同时满足这三项要求的动力电池。”柳崇禧叹了口气,“甚至一个都解决不了。”
充电桩的问题也真实存在。东风汽车公司高级工程师马力委员给记者讲了他的感受:“在武汉市区开车,充电可能要跑到汉口北;有的充电桩虽然建在繁华地段,却在公共停车场里,要进来充电,还要缴停车费。”马力说,充电桩的数量虽然在逐步增加,但因为分布位置不合理、密度不够,真正的使用率只有15%。他今年的提案就是呼吁要按照统筹合理的布局加速充电桩建设,真正让它们“用起来”。
怎么解决“里程焦虑”?在柳崇禧看来,换电模式或许是在电池技术没有得到核心突破之前,一种过渡性的代替措施。
“没电了不用充,去运营网点换一块。”柳崇禧告诉记者,2011年,国家电网在河南新乡首推电动出租车换电模式,去年开始,北汽集团和北京市的出租车公司、电力公司合作,开始在北京落地推广。“目前还只对出租车提供服务,网点增加后,这种模式可以向一般消费者推广。”
“5年之内,动力电池技术应该会有一个革命性突破。”马力表示了强烈的信心,“这两年,电池能量比过去提高了1.7倍,成本也在逐渐下降。国家成立了动力电池研究院,民间也有不少机构在加紧研发。”马力透露,在电池体积不变的前提下,现在已经有性能更好、电池能量比更高的动力电池正在加紧研制当中。
“我更关心的是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又会加剧环境污染。”马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