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11日 星期六
湖南科技体制改革,改啥样了?
——业务处室负责人话成效 谈业务
2016年5月5日,中国铁建重工集团研制的国产首台“大埋深、可变径”敞开式硬岩隧道掘进机(TBM)成功下线。这台TBM开挖直径6.53米,能在距离地面2000米以下的深处作业,且可根据工程需要调整开挖直径,有力推动了隧道掘进装备产业升级,提升了我国装备制造业水平和重大装备核心竞争力。

    ■体制改革进行时

    着力深化科技创新计划与经费管理改革

    胡章谋(规划财务处) 科技创新计划与经费管理改革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优化布局,着力构建“511”科技创新计划体系。在优化整合以往41类小、散专项计划的基础上,构建了定位明晰、互为支撑、具湖南特色的“511”科技创新计划体系。即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计划、创新平台与人才计划等5大类科技创新计划;1个产学研结合专项暨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攻关与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1个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专项。

    突出重点,精准管理科技创新计划项目。制定出台了湖南省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管理流程,实行科技创新项目分类管理,既突出支持重点,又强化创新普惠;项目申报实行常年申报,鼓励创新团队申报,获广大科研人员好评;科技创新重大项目聚焦战略需求和长远发展,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和产学研协同创新;公益性科研项目强化需求导向和应用导向;市场导向类项目突出企业主体,主要采取“后补助”及间接投入支持方式;自然科学及其交叉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突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

    创新投入,提升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绩效。建立了“以事定钱,钱随事走,集中资金保重点”的资金分配机制。改“评马”为“赛马”,建立了“以赛代评、以奖代补”的项目评审支持机制和“面向结果、面向绩效”的经费后补助机制。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财政资金“杠杆效应”进一步放大。

    下一步,将着力探索建立科技创新计划联评联审、重大项目联合推进等新机制,构建部省、厅市、部门协调合作新格局。实施“科技创新计划经费+”行动,探索建立“科技+教育、+产业、+社会发展、+文化”等工作机制。实施全省研发投入提升行动计划。

    围绕“三科”展开监督

    王先民(监督管理处) 湖南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2015年将厅原40多类专项计划,整合成5大类科技计划,按“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设模式运行,新设立了监督管理处。监督管理处干什么?

    首先,监督处不是“找茬”处,主要协同、服务全厅内外科技工作,共同营造良好科技事业氛围。其次,监督处要坚持依法依规监督,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监督,主要督查相关部门工作的程序性、合法性、规范性等。也将主要围绕科技评估、科研信用、科技报告“三科”重点开展工作。

    下一步,将新制订及修订系列有关监督规章制度,开展5大类科技计划绩效评价;建设完善科技报告工作体系,推广试点至2家省直部门或市州科技部门;建立科研信用记录系统,实现全省科技部门科研信用信息开放共享,加强政策法规执行、规划落实、专业机构开展项目管理、科技成果管理等的监督评估;加大监督评估指导运用与宣传,实现公示制,倒逼科技体制机制的改革;强化问责机制;促进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专项检查制度化。

    出政策: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链政策体系

    谭立刚(成果市场处) 2016年,主要建立健全了科技成果转化链政策体系,出台了《湖南省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湖南省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管理暂行办法》,起草了《湖南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实施意见(代拟稿)》。

    开展了湖南省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试点示范,启动了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县建设、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完成了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改版升级运行、首次实施了“面向结果、面向绩效”的经费后补助财政投入模式。

    2017年,将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试点示范工作,总结经验,逐步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继续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潇湘科技大市场,搭建省市县互通、网状链接的科技要素交易市场;建立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制度;支持骨干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拓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方式,对采取产学研结合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企业,按照其实际投资额给予后补助;推动设立湖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母)基金。

    有力推动平台建设与仪器共享

    彭敬东(科研条件与基础研究处) 2016年,在推动科技创新平台能力建设和科研设施及科研仪器等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上,成效显著。

    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湖南省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8家,省重点实验室164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3个。通过平台,转化科技成果1000余项,推广科技成果2000余项,产生经济效益上百亿元。依托湖南师范大学建设的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也是湖南省省属高校获得的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制定出台了《湖南省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管理办法》,组织编制了《湖南省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目录》。初步建成了湖南省科研设施和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服务平台,截至去年底,入网仪器7000余台套,仪器总价值43.02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开放共享服务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社会用户节约研发成本10多亿元。

    2017年,拟新布局一批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已建省级创新平台提质升级;进一步完善湖南省科研设施和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服务平台,开展科研设施及仪器开放共享“双向补贴”工作,年底实现入网仪器突破1万台套,入网创新平台突破1000家;启动湖南省科技大数据中心和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工作。

    自创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二次会议

    尹文辉(长株潭示范区协调推进处) 长株潭自创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8830亿元,同比增长13%;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952亿元,同比增长18%,高于GDP增速10个百分点;长株潭三市新增发明专利7170件,同比增长31%。

    召开了自创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若干意见》配套实施办法工作方案、协调议事工作规则。

    下一步,着力从省层面重点推进自创区规划展示馆、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创建、长株潭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长沙重点推进大学科技城、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产业园、湖南省技术市场等项目建设;株洲重点推进动力谷自主创新园、轨道交通创新研究院等项目建设;湘潭重点推进力合科技领航城、院士创新产业园等项目建设。

    建设集技术研发、检验检测认证、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知识产权、创业孵化、金融服务、科技咨询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网络平台,新建一批高规格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支持建设一批以应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为主的新型研发机构和协同创新中心;探索推进技术经纪人制度改革;推动组建长株潭科技对外合作交流联盟。

    推动《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立法工作,制定出台《关于建设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意见》的实施细则与配套政策;推进空间规划编制工作。

    启动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战略平台建设,全面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园建设,启动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重点组建微纳卫星等10个协同创新中心。申报创建国家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

    实施高新区三大工程

    卿涧波(高新处) 2016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6859.2亿元,增长16%,高于GDP增速8.1个百分点。在全省高新区实施了“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三大工程。新增7个省级高新区。新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补助资金和科技企业上市(挂牌)补助资金。新认定高企870家,全省高企数量同比增长21.7%。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组织实施了一批省科技重大专项和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攻关与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研制出了国内首个整列装载永磁牵引系统的列车、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可变径硬岩隧道掘进机、全球首套商业深海采矿设备等一批高科技产品。

    制定出台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湖南省促进众创空间发展与管理办法(试行)》。新增30家国家众创空间,3家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轨道交通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入选首批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

    2017年,将着力实施高新区提质升级工程、高新技术产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及科技创新创业促进行动。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