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08日 星期三
厉害了,共享单车的“朋友圈”
本报“网红”记者张盖伦

    盖伦跑两会

    跟“过气网红”网约车相比,共享单车在两会期间简直火得不要不要的。

    先是交通部部长李小鹏为它点赞:“积极和鼓励共享单车的创新模式。”接着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又给它点了个赞:“我先表明我的态度,共享单车我支持。”

    就连记者都偏爱它。两会前不少人就开始打听了:求能讲共享单车的代表委员!一场和网约车相关的研讨会结束后,记者们将专家团团围住,抛出的第一个问题是:那您对共享单车怎么看?

    本已经隐退的自行车,靠着共享单车复出了。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就说,共享单车是一场城市复兴运动。它也成功引起政府的注意,两个月之前,胡玮炜还参与了政府工作报告总理座谈会。

    作为一种不会骑自行车的生物,我也屡次徘徊在黄色和橙色的单车旁边,饥渴地看车后座的二维码,幻想自己已经掌握了“骑车”这种技能。从地铁站到目的地的这段不长不短的路程,若真能用自行车解决,那真是极好的。开完会从驻地离开时,也有记者建议:要不去门口骑辆车吧?

    仅仅半年时间,共享单车仿佛能自我繁殖般渗透到城市各个角落。不过,我也在它不该出现的地方发现了它——比如我现在住的小区。小区有门禁,共享单车停在这,基本就跟“共享”没什么关系了。

    朋友圈里,也常有人抱怨,看着是五辆单车,结果四辆缺胳膊少腿。这简直了,上哪说理去!

    和之前出现的互联网+出行业态不同,共享单车已早和政府管理部门“互加好友”,前途大好。只是,问题似乎出在了部分使用者身上。

    没事,车可以共享,管理也可以“共治”嘛。

    比如大家可以“随手拍举报被囚禁单车”,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再比如,可以建一套骑行者的信用体系,你要是总把单车停自家楼道里,一旦被举报,就给你扣分;扣到你被共享单车拉黑,要是被拉黑了,你得更费劲才能重新加回好友哟。

    好多人说,共享单车是人性的镜子。其实“人性”不是什么固定不变的东西,不是绝对黑,也并非完全白。设计一套好的机制,加上一点好的技术,也能培育出成熟的共享文明。

    毕竟,还没学会骑自行车的我,也想好好体验一把呢。共享单车,你可得好好活下去呀。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