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点都不差。”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研究员王向朝委员说起自己的团队,语气里满是自豪。“我们承担着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我们和日本、美国进行着实质性科研合作。我们年年都去国际顶级学术会议,和外国专家平等交流。”他停顿片刻,仿佛在斟酌着措辞,“但用人单位,那是明码标价啊。”
“明码标价”,是指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人才聘用时,为“海归”和本土培养人才开出不同价码。比如,某高校给博士安家费是8万元起,给海外归国博士的安家费则是20万元起。
进入用人单位时,待遇就已经比“海归”矮了一截;在之后的职业发展生涯上,本土人才的脚步也迈不了太快。他们更多得通过“熬资历”“比论文数”等老路子晋升。
王向朝本人就是“海归”,但他要为本土人才说话。给海外优秀人才优厚待遇无可厚非,但盲目“重海外轻本土”,可能“招来女婿气走儿子”,让本土人才心寒。毕竟,我国8100万科技人才当中,本土培养人才占绝大多数。只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在对单位的评价体系中,海外人才数量是重要指标。
王向朝始终记得一次当评审的经历。当时,某省打算引进一位海外人才,让其牵头一个数亿元的大项目。作为行业专家,王向朝听了这位“人才”的项目报告。然而,他几乎是耐着性子听完了全场。“此人自称是光学领域专家,但通篇报告中,用的很多光学术语都是‘张冠李戴’。”王向朝回忆着,“那是最简单的光学概念啊!”
“人才”并非“真人才”,该省最后放弃了对他的引进。“遗憾的是,几个月后,又一单位来向我了解他的情况。”尽管王向朝如实介绍了“人才”的答辩状况,对方依然引进了这位“人才”——因为要给自家单位的海外人才数,再加一个。
这次王向朝带来的提案,关注的就是本土人才的公平竞争环境。他建议,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相关单位在聘用和选拔人才时,不应盲目“重海外轻本土”,“不根据‘出身’选人,要根据‘能力’选人。”王向朝说,“实力面前,本该人人平等。”(科技日报北京3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