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湖半程马拉松赛 |
常州石墨烯科技产业园 |
中以国际合作 |
常州西太湖电子商务产业园 |
西太湖医疗产业孵化园 |
“春江水暖鸭先知。”当第一缕春风吹过江南岸的时候,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的建设者们早已撸起袖子,抖擞精神,开始了新一年的辛勤耕耘。
位于江苏武进西太湖畔的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是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点平台,是武进区作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重要载体。园区积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牢固确立“科技驱动、金融创新、开放包容、产城融合”的发展方针,“4+1”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亮点纷呈,成果丰硕。2016年,备受瞩目的苏澳合作园区成功落户,更为园区加快发展、创新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016年,面对宏观环境的复杂变化,园区上下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产城融合发展、生态文明提速、改革创新攻坚”四大战役目标要求,高举石墨烯大旗,发挥中以合作优势,坚持走创新驱动的特色发展之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加速迈向新台阶,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2016年,园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4.1%,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增长7.2%,协议注册外资同比增长202.3%,实际到账外资同比增长388.0%,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5.8%。
2017年,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区为自己设定了更高的发展目标。常州市武进区副区长、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党工委书记刘志峰介绍,园区2017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产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工商登记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外资、进出口总额和节能减排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刘志峰表示,为实现上述目标,园区将大力实施“六大工程”:
大力实施产业提升工程,打造特色产业集聚区。突出量质并举,加快能级提升,加速形成以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现代服务业共同发展的产业布局。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工程,打造区域创新试验田。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动力转换,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有效益的发展。
大力实施开放合作工程,打造全球投资首选地。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构建充满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制,有效整合国内外资源,率先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
大力实施产城融合工程,打造宜居宜业现代城。加快园区向城市功能综合区转型,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城镇一体化建设进程,建设宜居宜业的国际化产城融合新城。
大力实施精细管理工程,打造文明和谐首善区。围绕“产、城、人”的协调发展,加快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全面提高城市建设质量及公共管理、服务水平。
大力实施发展保障工程,打造基层党建升级版。不断夯实基层组织基础,提升党员干部能力素质,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为园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常州西太湖科技园区宛如一串戴在西太湖脖子上的宝石项链,而园区内各大特色产业,就像一颗颗闪烁着奇光异彩的宝石,装扮得西太湖格外妖娆。
石墨烯产业:不断突破超越 牢牢扛住引领大旗
2010年,常州市在全国率先发展石墨烯产业。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作为常州石墨烯产业的发源地,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国家部委和省、市、区的大力支持下,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始终以创新发展为己任,开创了石墨烯产业的十项全球第一。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时,对常州石墨烯发展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并寄予厚望。2016年,国务院副总理马凯、江苏省委书记李强等各级领导纷纷前来专题调研石墨烯产业。
目前常州石墨烯产业形成了众多比较优势。
优势一,企业数量多。在全国乃至全球少之又少的石墨烯企业中,园区石墨烯企业数量在全国遥遥领先,目前已经集聚石墨烯企业88家,特别是石墨烯原材料制备公司数量几乎占到全国总数的一半;石墨烯原材料制备企业代表——第六元素、二维碳素先后登陆新三板,同一园区拥有两家石墨烯上市企业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园区还集聚了石墨烯领域的人才团队24个,特别是从欧美引进了彭鹏、瞿研、暴宁钟、董国材等多名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石墨烯领军人才。
优势二,产业链条长。形成了涵盖石墨烯设备研发、原料制备与应用研究、产品生产、下游应用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初步形成了石墨烯产业集群。在石墨烯粉体和石墨烯透明薄膜两大基础性原材料上率先完成布局,并实现规模量产,抢占了发展先机;在触摸屏、传感器、储能、复合材料、加热散热、健康医疗等下游领域实现了初步应用及产业化,已有石墨烯产品近100件,广泛覆盖军用、民用和工用等领域。
优势三,创业载体专。2011年,成立了全球第一家专业从事石墨烯研发和产业化的新型研发机构——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并同期启动建设集“研究院—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多位一体的创业载体,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石墨烯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目前,江南石墨烯研究院是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炭素材料分技术委员会薄层石墨材料工作组承担单位(秘书组)、科技部科技服务业行业试点单位,已建成1.4万平方米的综合性研发基地,另有2万平方米研发场地在建,建有13个专业实验室和1个分析测试中心,拥有仪器设备160多台套,申请专利50多项,形成应用成果10多项,孵化培育企业21家;研究院牵头参与起草了四项第一批石墨烯国家标准,在石墨烯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石墨烯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优势四,产业生态优。围绕石墨烯产业发展,园区已基本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风险补偿”的投融资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了总规模将近30亿元的资金池,园区还建立了科技助保贷等产业扶持政策,设立了科技金融超市,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园区企业吸引了君联资本、金沙江、力合创投、赛伯乐基金、软银赛富等一大批知名风创投前来投资合作。
优势五,产业影响大。园区石墨烯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各级领导、学术界、产业界、媒体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2016中欧石墨烯高峰论坛,吸引了欧盟旗舰计划7名国际一流专家前来作专题报告,充分表明国际学术界对园区石墨烯产业发展成效的认可,也引发了国内外各级媒体和业界人士持续而热烈地讨论;新华社同时将石墨烯应用发展研究院和全球石墨烯发展指数落户园区,进一步增强了园区石墨烯产业领头羊的地位;中国石墨烯科技产业展示馆于2015年5月18日正式开馆,已成为对外展示常州石墨烯产业发展成果最重要的窗口;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创业大赛、石墨烯顶层设计论坛等一批业内顶尖活动,切实增强了石墨烯创新创业的整体氛围。
健康产业:双轮驱动+两岸合作 产业氛围更加浓郁
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积极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大力发展以医疗器械制造、健康服务、健康旅游为代表的大健康产业,致力于打造长三角最具知名度、最具发展实力的健康产业集聚区,现已形成了“一城三园”(常州国际医疗器械城、西太湖医疗产业孵化园、亚邦生命科学产业园、福隆医疗科技产业园)为主的载体平台。
目前,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集聚了健康产业相关企业430余家,包括国药基因、爱康宜诚、法福来医疗等国内外知名健康制造业企业130余家;围绕“检、医、养、游”四大方向,引进了第三方生物医学检测中心、西太湖康复疗养中心、台湾锡安重离子肿瘤治疗、星空医疗、加拿大奥涅金生殖中心等高端健康服务业企业16家,另有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近300家。预计“十三五”期间,健康产业规模将以20%的年增长率快速壮大。
园区完善的产业配套,吸引了国械华光、奥咨达、医捷通等医械专业认证机构入驻,信息产业部电子十一院、苏州虎皇、元创美新等医疗净化解决方案供应商,也相继在此建设了诊断试剂PCR公共实验室、公共冷链库房等专业配套设施。江苏省食药监局与常州市政府达成共建西太湖国际医疗产业园框架协议,全力支持园区健康产业发展。
2013年,先后荣获科技部“常州国家医疗器械国际创新园”、商务部“医疗器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称号。2015年,获得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设常州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获得江苏省台办授予“苏台(常州)健康产业合作示范区”称号。2016年,园区进一步推进海峡两岸健康产业合作,成功获得了国台办批准的“海峡两岸(常州)健康产业合作区”和两岸企业家峰会授予的“两岸(常州)健康产业交流合作基地”两块重量级牌子,全年共引进台湾健康产业项目6个,其中锡安生技肿瘤治疗中心将在全国布点100家专科医院,有望形成千亿级规模。
互联网产业:坚持集群发展 产业规模加速壮大
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积极拥抱“互联网+”新时代,倾力打造了常州西太湖电子商务产业园(互联网产业园)。园区已拥有电子商务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专业人才培养平台、产业融资平台、物流仓储配套平台等6大支撑平台,形成了垂直电商平台产业集群、电商代运营产业集群、网络营销产业集群、物流第三方平台产业集群等9大电商产业集群,已成为国内独具魅力的电子商务产业专题园区,是苏南最密集的电商企业集聚区。
园区引进了包括中国跨境电商服务商第一股——江苏嗨购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最大的图片互联网版权分销平台——视觉(中国)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最大的影视互联网版权分销平台——华视网聚(常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天猫商城(B2C)全国客户满意中心、淘宝网(C2C)全国客户满意中心、今日头条等一大批国内行业知名龙头企业,2016年成立了西太湖互联网创新创业孵化园,建立了跨境电商生态圈,成立了西太湖跨境电商产业园,并与阿里巴巴国际站合作举办了“2016中国(常州)西太湖跨境电商高峰论坛”。园区先后获得了“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长三角文化创业产业优秀创意园区”“江苏省互联网产业园”“江苏省互联网平台经济集聚区”等国家级和省级牌子,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未来将进一步打造西太湖互联网产业园、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传统企业电商化专题园、电商快递物流产业园4大园区,努力创建成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园区)、中国电子商务服务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基地、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基地。
文化旅游产业:依托三大特色 打响西太湖品牌
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风景宜人,164平方公里滆湖波光潋滟,14公里黄金水岸风光旖旎,超过40%的绿化覆盖面青葱诱人。在这里,临湖水质达到国家二级、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也是全国创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第二家省级开发区,并拥有省级湿地公园和省级水利风景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广受赞誉的亮丽名片。依托生态优势,借力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园区成功举办了郁金香节、半程马拉松赛、热气球公开赛、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国际性品牌活动和赛事。
在影视文化产业方面,园区重点打造了西太湖影视产业基地,目前基地一期300余亩正式启动运营,已建内景拍摄区6万多平方米、外景区8万平方米,吸引了超过25个影视剧组入驻拍摄;成功举办了“中国(常州)西太湖影视产业高峰论坛”和“2016国际艾美奖半决赛中国区评选”活动,目前基地二期规划正在实施,未来将打造成为国内唯一的现代内景基地、国内最大的民国内景基地、国内最大的超级网剧互联网基地、国内最具影视特色的主题旅游景区基地、国内最具互联网基因的影视新媒体基地、国内影视场景和配套最为齐备的综合产业型基地、中国影视新媒体视频内容的最高标准生产基地,形成国内最为完整的影视生态产业链,同时兼顾传统电视内容及电影内容的生产制作,填补全国相关影视拍摄内外景集聚区的空白,最终建设成亚洲最大的影视新媒体拍摄基地。
在艺术文化产业方面,园区拥有法国巴黎摄影学院中国分院、中国画学会西太湖创作基地、刘海粟夏伊乔艺术馆、西太湖美术馆、陈履生美术馆、油灯博物馆等一批载体,并先后举办了“江海相连——江苏澳门书画作品展”、纪念刘海粟诞辰120周年等会议和活动。
中以国际合作:积极探索实践 合作成果再翻新篇
实施中以合作,建设中以常州创新园,是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自2015年1月,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与以色列外交部长利伯曼共同签署《中以创新合作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为“中以常州创新园”揭牌以来,紧紧围绕刘延东副总理指示“将中以常州创新园建设成为国家经济转型升级时期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国际合作典范”的发展目标,园区积极作为,取得了较好成效。2016年3月,中以创新合作联合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耶路撒冷举行,刘延东副总理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为“中以常州创新园共建计划”揭牌,揭开了中以合作的全新篇章。
2016年,园区新增Hanita(哈尼塔)、Emefcy(美芙世)、Natali(纳塔力)等以色列项目24个,项目累计达到56个,其中Natali(纳塔力)远程医疗心电监测试点项目,是中以创新合作联合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期间两国签署的一系列协议中,唯一一个企业签约项目,也是中国落地的首个B2C远程医疗项目。中以常州创新园被国家卫计委选定为“中以远程医疗试点项目载体”。
平台建设方面,成立了中以投资创新发展联盟,组建总规模100亿元的中以创新发展基金,是国内唯一的“国字号”中以基金;打造了中以医疗器械国际创新村、中以创新加速器、旅游文化推广中心等创新载体;先后成立了中以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平台、两国合作技术转移平台、常州中以科技合作中心、法律服务中心,构建了完善的服务体系。
目前,中以常州创新园被国家外专局评定为“国家外专局中以合作重点服务区域”,被科技部列入“一带一路”和国家发改委《长三角发展规划》重点支持园区;《中以常州创新园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已上报国务院审批。
苏澳合作:两地携手 共铸未来发展新辉煌
2016年10月2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省长石泰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共同签署关于联合筹建苏澳合作园区的备忘录,苏澳合作园区正式落户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建设苏澳合作园区是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创新体现。苏澳双方明确,在发展定位上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叠加各自优势,把苏澳合作园区建设成为“一国两制”框架下澳门与内地合作的示范区,发展方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支持澳门“一中心、一平台”建设,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推动江苏经济转型升级,进一步深化江苏、澳门和葡语国家的全方位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