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03日 星期五
北京进入两会时间
——本报记者见闻代表委员驻地

    本报记者 王延斌  杨 雪

    刘园园  陈 莹  张 晔

    又是一年春风绿,又是一年两会时。来自全国各地,来自不同行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带着人民的重托,带着最新的成果,带着创新的思维汇聚京城。本报记者探访代表委员驻地,采访中深深感受到他们带来的最新气象。

    唐一林代表:让玉米变身“超级电池”

    这次两会,人大代表唐一林带来了一块“超级电池”——世界上第一块用玉米粒做成的电池。他把这块电池摆在桌子上,又拿起一个装有黑色粉末的瓶子,向科技日报记者展示,“超级活性炭”是“玉米电池”的核心。

    “今年要是再见到总理,这块超级电池便是我带给他的最好的‘礼物’。我会向总理汇报,‘我完成了您交代的任务’。”去年,总理到山东团参加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轮到唐一林发言时,这位圣泉集团董事长当场展示了公司用玉米秸秆研发的石墨烯内暖服饰,此举引来总理兴趣。总理说,现在国家玉米储备多、价格低,如果将它作为石墨烯产品的原料,做成新产品那就更好了。

    这番话,算是交给了唐一林一项任务。用了整整一年时间,唐一林和中科院化学所一道,将“玉米淀粉→葡萄糖→石墨烯改性电容碳材料→干法电极工艺→电容功率特性、电池能量特性的‘玉米电池’→新能源绿色客车”的产业链展现在人们面前。

    杨元喜委员:让更多人用上北斗系统

    “今年的计划是发射4到6颗‘北斗3号’卫星。”在北京会议中心,来报到的中科院院士杨元喜委员向科技日报记者透露了行业动态,他把2017年称为北斗全球系统的开局年。

    根据北斗系统“三步走”战略,我国计划在2018年完成18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为“一带一路”沿线和周边国家提供服务。“到2020年完成30颗左右的卫星发射之后,中国的北斗就可以满足全球用户的需求了。”杨元喜说到这里难掩兴奋。

    可能很多人还没注意到,我们的导航仪、智能手机的信号来源已经从GPS“易主”为“中国制造”的北斗系统。据《移动智能终端北斗定位白皮书(2016)》,截至去年8月31日,支持北斗定位功能的手机有759款,占申请进网手机的21%。其中,小米手机已经全部支持北斗定位。

    “更重要的还是核心基础设施建设要用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例如国防、科技、交通等,不应把自己的主动权掌握在别人手里。”对此,杨元喜提过相关提案,目前已经开始落实。

    朱建民委员:让“双创”更上一层楼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提供了很好的‘基本面’,还需要在‘点’上继续下功夫。”全国政协委员、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建民谈到“双创”的话题时对科技日报记者说。

    朱建民很关注“双创”中的平衡问题。他的感受是,这几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很好地促进了就业,物流、电商、旅游等飞速发展,不过主要聚集在现代服务业,实体经济感觉还不太明显。

    “‘双创’不能忽视实体经济,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朱建民认为,服务业的创业门槛低,很多青年进入相关行业创业。但实体经济同样需要大量优秀人才,在鼓励青年创业的同时,国家也应号召大学生毕业后进入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参与创新。

    马力委员:让充电桩匹配新能源汽车发展

    尽管医生开出了“最好静养”的诊断意见,马力还是坐了四个半小时的高铁来北京参加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下火车就发烧了。“五年履职,这是最后一年,说什么也要坚持到底,不留遗憾。”

    来自东风汽车的马力,近几年一直在关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有多快?他用一组数字告诉记者:2013年,我刚当上政协委员的时候,全国的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只有1.78万辆,2014年就猛增到了7.8万辆,截至2016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均达到了50万辆以上,中国连续两年成为全世界新能源汽车产量最大的国家。“一年一年,我亲眼看到这种变化,也觉得自己的提案起到了一点推动作用。”

    今年,马力的提案仍然与此有关。他呼吁,要按照统筹合理的布局加速充电桩建设,让充电桩真正能被“用起来”。

    王向朝委员:让提案调研诠释“工匠精神”

    “这是我今年带来的提案。”应记者要求,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信息光学与光电技术实验室主任王向朝拿出手机,调出一份清单,上面列了一长串提案名称,足足有11项。

    他今年的提案从《关于加大学术造假打击力度的提案》《关于解决“垃圾专利”问题,促进专利质量提升的提案》,到《关于在国家层面设立国民汉语水平考试的提案》《关于在科技界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原则的提案》,涉及人才使用、学术腐败、专利提升、教育民生等多个方面。

    王向朝从上海市政协委员到全国政协委员,已经15年了。这些年来,他一直都保持着较高的提案“产量”,秘诀就是“有感而发”、用“工匠精神”把提案当论文来写。

    “每个提案几页纸,但是背后都有一个厚本本。”王向朝的提案手稿中,像学术论文一样标注了大量的引用参考,包括分析数据、引用案例等。为了保证提案观点的精准,他还会对提案内容进行调研走访,绝不道听途说。(科技日报北京3月2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