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27日 星期一
保护91岁老桥:“原封不动”还是“微调利用”?
本报记者 李丽云 实 习 生 杜寒三

    2月19日,冰城哈尔滨以入春以来一场罕见大雪送别“文保斗士”、原《黑龙江日报》记者曾一智。翌日,国家文物局发来唁电,高度肯定曾一智为我国文化遗产事业作出的非凡贡献。

    曾一智生前发表的最后一篇微博,标题为“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我和霁虹桥将在天国的花园永远相聚”。围绕她心心念念的霁虹桥的改造争论由来已久。霁虹桥是“东方小巴黎”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如今这座91岁的老桥还承载着交通枢纽重任但已不堪重负。其桥下铁路即将为迎接高铁进城而进行改建,霁虹桥原高已无法保证电气化铁路安全运行。

    日前,国家文物局对霁虹桥保护改造工程给予正式批复。记者了解到,该局批复的方案是将霁虹桥原有(9+23+9)m三跨结构改为(11+22+11)m三跨结构,总跨度增加3m,桥长(两个桥头堡外侧距离)仍保持50.6m,桥宽仍保持28m双向6车道。同时为缓解霁虹桥交通“瓶颈”新建辅桥。

    争议还在继续。以曾一智为代表的文保志愿者认为必须对霁虹桥原封不动地保护,而国家文物局批复的方案是在保护霁虹桥原貌基础上微调利用。

    历史建筑怎样才算“科学保护”?是必须原状保护,还是在尊重原貌基础上改造利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方案审核专家库成员刘松茯认为:“对保护建筑而言,再好的外科大夫,也不如不做手术。”他认为,对文物的任何触动,都有破坏成分,都可能丧失文物自身历史信息。“文物最好提倡原地、原状保护,修复也是对文物的破坏。”

    “文物建筑保护目前的确尴尬。”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郑殷芳认为,保护建筑要进行加固才能保证安全,但当原有加固方法无法满足保护需要时,仍要具备可识别性,要让人能识别出后期修复部分。理想中文物保护达到更大程度的历史真实性和完整性。“就像曾一智坚持的那样,尽最大可能原状保护文物。”(科技日报哈尔滨2月26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