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船新承接8艘40万吨矿砂船和一座俄罗斯大型浮船坞订单,合同金额同比增长152.2%;中海油、中石油海洋工程、武船麦克德莫特3家企业相继承接亚马尔项目;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805万标箱……青岛市黄岛区2016年完成海洋生产总值840亿元,同比增长21.9%,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37%,比青岛市高5.2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升2.8个百分点,提升幅度连续三年青岛市排名第一。
黄岛区靠什么点燃“蓝色引擎”?这得益于黄岛区创新驱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的粗放扩张,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的内涵提升转变。
从“引资”到“引智”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在黄岛区,海洋生物产业一枝独秀。全年完成产值86.2亿元,增长16.6%。
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克昌告诉记者,这是公司变“引资”为“引智”带来的新成果。目前,“明月海藻”通过建设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地方工程联合中心等多个高层次的科研平台以及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人才支撑平台,吸引科研技术人员已达600余人。
人才强企兴区。2016年,黄岛区出台《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在重大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引进培育、人才股权期权和分红激励等方面提出了一批首创性、突破性的政策措施,通过提升“园区创新链”、培育“企业成长链”、构建“人才生态链”等实施路径,黄岛区逐步形成具有西海岸特色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同时,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著名高校相继落户,为黄岛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黄岛区“国际海洋人才港”吸引包含9名“千人计划”专家在内的14个高层次人才项目入驻,成为黄岛区人才工作推介的“新窗口”和高层次人才集聚的“强磁场”。
从“小”做“大” 新兴产业亮点多
新年伊始,位于董家口循环经济区的海水淡化项目试运营,日出水量达10万吨。“这项工程打破了国外对海水淡化核心技术的垄断。”项目副总经理杨杰军说,该项目是国内第一个自主设计研发、自主投资建设、自主管理运营的海水淡化项目。
如果说董家口海水淡化项目是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循环经济的范本,那么西海岸的三泰膜项目则是专注于海水淡化、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膜产品研发生产,同时涉及膜设备集成,以及水处理相关项目设计施工的“全能选手”。据介绍,三泰膜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纳米多孔陶瓷复合滤膜、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将陶瓷纳米粒子应用到膜加工工艺中,使出水率一举提高了20%。该项目投产短短两年来,产品已远销印度、越南以及新西兰等国,正成为亚洲品种最全、产量最大的膜生产基地之一。
“去年,青岛聚大洋海藻多糖药用空心胶囊项目新增8条生产线,新增产值3亿元,实现了从食品级产品到海洋生物医药产品的转型升级。”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仕鹏表示,在未来的5年时间里,公司生产的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占比将达到60%,并将建成5个国外原料基地,创办两个海外工厂,使其成为一家海洋生物医药的国际化企业。
从“严冬期”到“柳暗花明”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013年以来,全球石油价格下跌,船舶航运行业跌进谷底,国内船舶制造行业进入“严冬期”。
位于胶州湾西岸的黄岛区海西湾修造船基地却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海西重机等企业把生产重点转向海工装备,中海油、中石油海洋工程、武船麦克德莫特3家企业相继承接俄罗斯亚马尔项目,推动了技术升级,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海西湾修造船基地全年完成产值306.7亿元。
今年1月初交付使用的“大桥海鸥”号3600吨起重船,主钩最高起升高度距水面以上110米,是目前国内起重量最大、起升高度最高的起重船。它的入列,将提高我国海洋桥梁建设的能力。这艘船就由位于该区海西湾的青岛武船重工有限公司和青岛海西重机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制造。
据了解,该起重船采用的变幅式双臂架结构,由海西重机自主研发、设计、制造和安装,攻克了轴孔装配精度百丝以内、Q690E高强钢的焊接等技术难题,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船体由武船重工制造,采用箱型船体、纵骨架式、单甲板钢质焊接结构、艏艉流线型、方艏方艉,适用于我国沿海及近海的大型桥梁和设备的吊运、安装。
船舶海工产业是海洋经济传统产业,“十三五”期间,黄岛区适应国际船舶海工技术和产品发展新趋势,依托龙头企业和现有产业基础,打造我国重要的高端船舶建造产业基地和世界级海洋工程装备基地。力争到2020年,船舶海工产业实现产值超过500亿元。
上图:“十三五”期间,青岛黄岛区将适应国际船舶海工技术和产品发展新趋势,依托龙头企业和现有产业基础,打造我国重要的高端船舶建造产业基地和世界级海洋工程装备基地。图为青岛黄岛区海西湾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基地。李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