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14日 星期二
网络攻击,中国已成第一目标
机构与企业整体安防水平亟待提高

    本报记者 刘 艳

    在过去的2016年,仅360威胁情报中心就累计监测到针对中国境内目标发动攻击的境内外APT(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即“高级持续性威胁”)组织36个,中国成为全球APT攻击的第一目标国。

    2月13日,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2016年中国互联网安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认为,为保障国家政治与经济利益,尽快提升检测和处置各类高级威胁的能力,成为国内安全机构的迫切任务。

    APT并不特指某种病毒,而是黑客利用先进的攻击手段对特定目标进行长期、持续性网络攻击的形式,攻击目标通常是高价值的企业、政府机构及敏感数据信息。具体案例如,2015年12月23日,乌克兰遭遇了大规模停电事件,数万“灾民”在严寒中煎熬;2016年11月17日晚,沙特阿拉伯遭遇Shamoon2.0的攻击,包括沙特国家民航总局在内的6个重要机构的计算机系统遭到严重破坏;2016年,孟加拉、厄瓜多尔、越南、菲律宾等多个国家的银行遭遇黑客攻击,导致出现数千万美元的损失;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美国民主党遭遇黑客攻击受瞩目,并最终影响选情。

    《报告》认为,当网络空间成为大国博弈的新战场,日益频繁的APT等网络攻击,正导致政企行业机密情报被窃取、工业系统被破坏、金融系统遭受经济损失,甚至对地缘政治产生影响。具体到我国,包括“一带一路”与军民融合等相关国家政策信息一直是海外黑客攻击和窃取的目标焦点。

    与日益肆虐的网络攻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应对攻击的能力令人失望。360企业安全集团总裁吴云坤表示,国内企业在网络安全建设方面仍存在诸多盲区,国内的能力型安全厂商仍然严重缺位。

    《报告》指出,国内大中型企业普遍缺乏足够的安全监测能力,普遍缺乏主动发现隐蔽性较好的入侵威胁的能力,95%以上的企业只能通过外部通报,或是看到显著的损失后才能发现自身正面临的网络威胁。尤为值得警醒的是,我国的工业系统普遍存在安全漏洞,相关安全策略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能适应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的要求,具有巨大的安全风险。

    当APT等网络攻击的研究与披露,已成为大国政治与战略博弈的重要棋子之时,在APT研究领域,相较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的美国和俄罗斯,《报告》认为我国研究机构的研究水平最多只能算是全球第二梯队,国内企业针对APT的研究大多停留于对国外文件的翻译及对已披露APT事件的跟进追踪,仅少数企业有能力发布相对独立的APT研究成果。

    吴云坤说:“美国等发达国家经常通过公开威胁事件及情报共享等方式,提高国内机构与企业的整体安全防护水平。相比之下,历史安全大数据储备能力的不足、本地多维大数据的协同分析与处理能力不足、云端威胁情报技术的不足等,造成了中国能力型厂商的严重缺位,而大数据能力的严重不足是最主要的瓶颈。”

    吴云坤对科技日报记者说:“当前数据驱动的安全协同已成为安全产业在应对APT攻击方面的技术共识,希望政府相关机构能够推动国内威胁事件和安全情报的共享,以提升我国整体的安全防护水平。”

    (科技日报北京2月13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