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1月13日 星期五
辩论的“靶子”是什么?
房琳琳

    罗伯特·肯尼迪多年对抗疫苗注射,屡战屡败,这几日却站上了美国最大的政治舞台,成为当选总统特朗普的拥趸。接受“疫苗安全与科学诚信小组”主席职位的肯尼迪应该感到“压力山大”,他面临的是数年来为新生儿提供生命保护的公共防疫卫生人士。

    肯尼迪强调“当选总统个人的意见不重要,应该对科学问题进行辩论”。那就来谈一谈他要辩论的问题是什么。

    如果是“疫苗应该尽可能更安全,以便让每个人放心”,似乎并不需要辩论,因为疫苗就是为了抵抗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而生产和使用的。一般而言,疫苗内每一种成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保持疫苗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而这些成分皆经研究检验证实对人体无害,才会被准予添加。因此,这个问题“靶子”立不住。

    如果是“支持从疫苗中去除汞——一种已知的神经毒素”,他的命题又过于不科学不严谨了。首先,疫苗中的“汞”并非导致人体中毒的甲基汞,而是一种有机的乙基汞,主要的作用是当“防腐剂”,避免制剂遭细菌或微生物污染,进而防止注入人体所引发的严重后遗症。它可以被肠道积极代谢掉,且半衰期仅为6天,对于两次时间相隔4周的接种常规而言,很难形成累积影响。其次,全球疫苗安全咨询委员会自2000年8月第一次评估这个问题以来,多轮定期审查结论是,还没有表明疫苗中的硫柳汞对受其暴露的婴儿、儿童或成人有毒性的证据,这个问题已经不是问题了。

    如果是“注射疫苗与自闭症之间的关联”,则更是“强词夺理”。针对某些研究声称的“在美国,随着国家免疫规划停止使用含有硫柳汞的疫苗,神经发育障碍有所减少”的结论,全球疫苗安全咨询委员会发现了其研究方法方面的局限性,其发布的“注射含有硫柳汞疫苗后出现神经发育障碍和心脏病”的成果,无法达到证明具有因果关系的科学标准。委员会因此认为,“这些作者的结论既不具有说服力,也没有事实根据”。

    婴儿从来到世间的一瞬间,就开始接受从灰尘到微生物的“轰炸”,是母亲子宫中传递的抗体使他们可以巧妙地躲避开去。但这种遗传免疫是短暂的,一个孩子必须发展自己的免疫系统,来抵抗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这其中,疫苗扮演了重要角色。

    对疫苗安全性提出质疑,客观上可以推动相关领域的科学发展,但在没有确凿证据证明之前就得出耸人听闻的结论,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更可怕的是,身居高位的掌权人一旦竖错了这样的“靶子”,贻笑大方的可能就不只是他一个人了。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