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1月06日 星期五
志在传承风景智慧 梦逐建设美丽中国
——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吴承照
瘦西湖效果图
济南南部山区土地利用规划图
吴承照

    张袆旻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然而,粗放的发展方式,让我们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了沉重代价。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与每个人休戚相关的重要问题。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美丽中国”确立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在国家战略需要的背景下,一批专家学者致力于保护国家生态系统安全,在各领域做出了重要努力。同济大学国家公园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承照教授立足我国现状、借鉴西方经验、融入传统智慧,在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国家公园规划与管理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为我国景区规划与保护、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设计了一条绿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风景保护管理中的东西差异

    吴承照曾多次访问美国、欧洲国家公园,对西方的风景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深入研究。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比美国滞后数十年,当前国内许多专家讨论的问题都能在美国几十年前的文献中找到痕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吴承照格外关注风景保护管理中的东西差异,他认为:借鉴和吸收国外风景保护管理中的先进经验,可以使我国在风景保护管理发展中少走弯路,以最短的时间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风景保护管理模式。

    经过深入研究对比,吴承照发现,东方和西方在风景保护管理的资源观、保护观、经营观、管理观和规划模式等方面呈现出明显差异。例如:在我国,风景游赏是风景名胜区最重要的功能定位,风景名胜区更关注风景价值与风景资源,风景名胜区最主要的经营方式是旅游经营,风景名胜区管理观的核心思想是建设管理与经济管理。风景名胜区的主要规划指标是旅游经济指标、用地指标等,对风景赖以存在的基础——生态系统的保护重视不够。与之相反,在西方,国家公园更为关注生态系统,在生态安全的基础上发挥各类资源的作用,国家公园管理规划是基于生态系统结构与生态敏感性的保护利用协调规划,以公益性为主。

    在我国重风景游赏、轻生态系统保护的发展理念的影响下,国内旅游业的迅速升温,风景名胜区建设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在旅游经济指挥棒的主导下,一些风景名胜区为了发展经济,忽视生态保护,盲目扩大建设,景区超载现象严重,使原本稳定和谐的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可持续发展遇到了严重危机。

    传承古典文化中的风景智慧

    面对风景名胜区屡遭破坏的危机,吴承照反复思考:如何走好一条以生态系统保护为基础的保护和持续发展的道路?有人主张全盘移植国外发展方式,但吴承照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我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不应照抄照搬西方现有的理论,而应当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我国的风景开发与利用延续千百年,有着自己的风景智慧传统,风景智慧既能满足使用需求,又能体现人地和谐关系。于是,他将视野投向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出了“风景智慧”理论,相关论文在2015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大会上获得了唯一的一等奖。

    何为“风景智慧”?风景智慧,即古代中国在处理人地关系、利用自然资源、城乡建设、风景规划中所体现出的智慧原理。在风景智慧中,风景超越了自然风光本身,是人对自然环境的文化性、生态性、审美性理解后,对自然的一种改造,对人地关系的一种营建,包含着欣赏风景、营造风景、管理风景等多方面的内涵。具体到实践中,就是要用整体性思维处理当代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人地关系矛盾、风景区域规划、风景地、保护地体系发展等问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汲取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将文化精神融入自然,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

    推动国家公园体制建设

    面对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越来越凸显的危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建设国家公园体制。”国家公园建设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引入国家公园体制,可以借助国家公园的管理体系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那么,究竟什么是国家公园?如何走好一条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保护和持续利用的道路?国家公园体制如何规划和建设?

    国家公园是以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在风景、生态方面具有世界遗产价值或国家代表性,以保存与维护为主要目标,以科研科普、休闲游憩、精神文化为主导功能的保护区域。国家公园于19世纪中叶起源于美国。当时,随着美国大开发向西部推进,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为遏制自然生态破坏势头,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国家公园较好地处理了自然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自然生态保护模式,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吴承照认为:当前,我国国家公园建设面临着生态系统保护、风景文化保护、社区发展、国民自然生态体验与精神健康需求四位一体的矛盾,解决矛盾的关键在于走一条生态文化创新之路、世界自然保护经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传统风景智慧与现代生态学原理相结合的创新之路。应当将“风景智慧”理念与国际上现有的成熟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相结合,从而弥补传统风景智慧理论在管理层面上的不足,使风景智慧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中心的新型区域绿色发展模式,这个模式不同于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发展模式,是以自然生态保护为前提,以国家公园绿色生态资本为依托,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切入点,建立国家公园保护与区域发展的统筹协调机制,对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实现地方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重目标,满足国民的精神和健康的双重需要。

    国土保护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者

    多年来,吴承照为构建中国国土保护理论体系作出了不懈努力,他的研究领域也从最初单一的园林风景研究拓展到国家公园等领域。在基础和应用理论研究方面,他在国内首创了景观游憩学学科,主持了《游憩规划设计的标准规范》课题,填补了景观游憩学在我国的发展空白。在国家社会科学重点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下,他主持编写了《国家公园导论》《风景规划原理》《国家公园管理规划》《景观游憩学》等著作,翻译了美国的三本代表性著作,为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设计和规划实践中,他先后主持过一百多项规划设计项目。其中,济南南部山区保护发展规划产生了较大影响力。素有“泉城”之称的济南南部山区为泉水的源头,但南部山区的六个镇都要发展工业和大型园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非常突出。许多生态、环境研究单位长期开展监测研究,发表很多论文,但无法解决现实问题,从市到区县规划做了很多,更多的是墙上挂挂,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接到济南市政府委托后,吴承照团队对济南生态环境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很有可操作性的规划方案,最终,保护与发展规划方案获得了山东省一等奖,得到了业内专家很高的评价,成为在全国具有示范性的项目。另外,吴承照还主持了瘦西湖、太湖、巢湖、石林、丽江等各类景区的规划设计,对保护与发展中的各类矛盾做了很多理论与方法技术创新研究,获得了多项全国优秀规划设计奖。

    吴承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化风景规划设计内涵,从传统风景美学、文化理论拓展到风景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理论,坚持传统性、时代性与可持续性的统一。他认为:“当前,我国大城市中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其实,一半以上的亚健康人群并不需要去医院。公园是最好的医院,大自然是最好的药方,要通过大自然来调节健康系统,到公园去运动调节、滋养精神。在古代中国有《本草纲目》阐释植物与健康关系,今天从植物扩展到环境、生态对健康的影响关系,可以形象地称之为从《本草纲目》1.0时代走向《本草纲目》4.0时代。不能满足市民游憩需要的城市不是一个好城市。公园的发展可以同时满足国民健康和国民精神两个维度的需求,这是国民健康战略的发展方向。”

    谈到下一步的研究重点和对国家公园、国土保护的期望,吴承照说:“我们要不断创新和完善理论和技术,以生态系统为基础,制定科学规划的方法和技术体系,为国家生态保护、国家公园建设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推进中国国家公园的健康发展。我希望以国家公园建设为契机,促进国土自然文化保护管理体制的根本变革,使国民身心健康与国土保护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国家公园建设,使我国的生态安全战略、国民健康安全战略和精神文化战略等均有实质性的进步。”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