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4日 星期六
美国年轻人怎么花钱
文·邵 鹏

■窗外有风

    2016上半年开始,汉语里出现了一个新的词汇:裸贷。直到半年多以后的今天,媒体、社交网络乃至茶余饭后,关于这个话题的热烈讨论还在继续。这个新生的事物也吸引了世界主流媒体的关注,从6月份开始,包括《纽约时报》《卫报》和BBC在内的媒体都陆续进行了报道。不由想说说北美这边的情况。

    北美的年轻人对于非法的经济活动嗅觉更为灵敏,像裸贷这样的事不太容易上当。在法治健全的发达国家,违法代价高昂,教会孩子从小分辨对和错,违法与合法,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北美,即使面临经济困难,年轻人也没必要触碰利息畸高的贷款。美国有多个层次的针对大学生的学生贷款,用以支付高等教育的花费。联邦政府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向一些专业的大学生提供政府担保的贷款。超过六成的大学生会寻求各种贷款帮助完成学业。除了政府,银行及私营机构也有针对大学生的贷款。“欠债”是发达社会的一大特征。只要风险控制合理,把压力分散掉,“寅吃卯粮”未尝不可。据媒体报道说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他43岁时才完全还清自己的助学贷款。

    美国的年轻人普遍具有较好的财务和健康消费的意识。对于金钱的观念是从小被一点一点建立起来。或许你在美剧或者电影里看到过两个小学生在大街上摆出一张简陋的小桌,上面摆着自己做的手工作品或者妈妈帮忙烘焙的点心,用义卖的方式为自己的小小“慈善项目”筹款——这是每个美国人都经历的成长过程:小学会定期或不定期的让孩子们义卖,把所得的款项捐献给慈善机构。如何合理地获得金钱,就被用这样的方式教会给孩子们。诚信,也被这种方式教给孩子:在街上花钱购买义卖物品的人们,会慷慨解囊,而不会怀疑孩子们获得金钱的真实意图。

    稍大一些,学校里会教有关财务方面的知识,比如如何根据自己的收入制定消费计划、控制支出。你在美国超市里购物,常常会遇到不少人拿着列出的清单寻找货品。看上去有点儿死板,不过你不知道的是,也许这个清单是在计算了总价,根据自己的支出计划做出的。

    或许是从小就知道赚钱不易,相比于东亚国家的同龄人,美国的年轻人似乎有更为理性的消费观念。倘若你问,美国人花钱是大方还是小气?应该说,计划的时候很小气,合理花钱的时候很大方。有人说美国人是最能花钱的民族,中国人是最能攒钱的民族。在美国年轻人的消费项目里,诸如运动,旅行,为自己充电的课程是不可少的项目,但通常会周密计划。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对于追求提升自我,提升生活品质及个人发展更为在意,也愿意投资。而我们的年轻人似乎对于品牌服饰、奢侈品这样有亮丽外表的商品更为痴迷。跑车和昂贵的衣服这些东西和北美大学校园文化与价值观格格不入。美国的年轻人在校园里永远穿着舒适又实用的牛仔裤。而且在崇尚通过个人奋斗实现自我价值的美国,不通过工作获得财富,实在没有炫耀的必要。不久前在媒体上读到的一组数据侧面印证了这一点。根据某管理咨询公司2013年的统计数据,中国奢侈品消费的顾客群里,19到34岁的年轻人占到了近40%。而在发达国家,这个群体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的人群。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