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12月16日电 (记者张梦然)英国《自然》杂志近期发表的一项动物行为研究发现,在分摊育雏责任时,鸟类会调整其行为以轮流照看鸟巢,但不同的物种间差异巨大。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一行为会绕过以24小时明暗周期为主导的自然昼夜节律,而由反捕猎策略推动。
幼鸟其实分为两类:早成雏和晚成雏。前者孵出来时就长有密绒羽,在绒羽干后就随母鸟找食;但晚成雏出壳时眼不能张开,需要由母鸟衔虫喂养,这种晚成雏完全靠母鸟衔食饲养的现象就叫育雏。鸟类分摊育雏责任的机制井然有序,但其是怎样进行以及被什么所驱使的却并不清楚。
此次,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鸟类研究所的马丁·布拉及其同事分析了来自32种不同岸禽共729个鸟巢20年来的数据,以试图理解这些鸟类是如何调整作息时间来轮流孵化雏鸟的。即使是在相似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物种也差异极大。一只亲鸟的孵化周期在1小时到19小时不等,但亲缘关系接近的物种间也存在相似之处。
研究团队提出,两只亲鸟调整节律的方式似乎与它们如何抵御捕食者有关。主动骚扰捕食者的鸟类孵化周期往往较短,而依赖伪装色的物种则较长,这可能是为了避免泄露鸟巢的位置。
在野生鸟类中观察到的社会节律差异,远比实验室条件下更为多样。这表明,社会因素对一些行为的影响远比生物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