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0日 星期六
琥珀中发现恐龙化石
或能破解史前“谜团”

    本报记者 谢 宏  王 春

    距今约9900万年前,在缅甸胡康河谷,一只在热带丛林行走的恐龙,盯住了前面美味的甲虫,却没留意身边粗壮树木分泌的树脂落下,粘住了它和几只小动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故?在12月9日,上海自然博物馆举行的绿螺讲堂“新问题沙龙”的首期讲座上,邢立达博士幽默风趣地复原着当时的一种“鲜活”场景,引得台下小观众们直呼“哇”声。

    “琥珀中的恐龙,正以一种无比真实和‘鲜活’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邢立达小心翼翼地捧着人类发现的第一个保存着非鸟恐龙的琥珀说,保存在琥珀里的是一条小恐龙的尾部,还带有羽枝和羽轴的羽毛结构。如此“新鲜”!

    这项研究发现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邢立达博士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皇家博物馆的瑞安·麦凯勒教授领衔,研究论文发表在《当代生物学》期刊上。论文显示,人类在琥珀中发现的第一件恐龙标本是一条长约3.85厘米、长满毛的尾巴,推断身长约18.5厘米。

    这件标本乍一看接近黑色,被称为像“黑乎乎的扫帚菜”,但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可以发现标本的背面有着栗棕色的羽毛,而腹面则是苍白或几乎白色的羽毛,这种上深下浅的保护色在很多现生动物身上都存在。

    “这件珍贵的标本起名‘伊娃’,这是我硕士导师夫人的名字。”邢立达说,利用3D重建图像,研究者们得以通过尾巴推测这条小恐龙的身份。“这只非鸟恐龙的尾部长且灵活,羽毛沿着椎体有规律地分布。”邢立达表示,这些尾椎没有融合成尾综骨或棍状尾,从骨骼形态上看,它与典型的虚骨龙类恐龙类似。研究者推断伊娃属于虚骨龙类下的一个演化支——手盗龙类。这类恐龙有着细长的手臂、半月形的腕骨和三指形的手掌。从大小上看,伊娃标本尺寸与一种1.6亿年前生活在中国华北地区的手盗龙类——近鸟龙相近。近鸟龙的体长仅约34厘米,重约110克。

    伊娃标本上保存了非常精致的羽毛形态学细节,揭示了很多秘密,但又留下了许多“谜团”。研究团队还通过BSRF的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成像获得了化石断面的微量元素分布图,其中钛、锗、锰、铁等元素的分布与化石的形态吻合度很高,蕴含着丰富的埋藏学信息。但由于缅甸琥珀标本的年龄近1亿年,远远超过了DNA的半衰期,所以这些标本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尚无可能获得有价值的DNA片段,因此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恐龙复活场景目前依旧只能留在科幻里。

    “基于目前骨骼形态,我们还无法判断伊娃标本是幼年个体或成年个体,是雌性还是雄性。”台北市立大学运动能力分析实验室的曾国维教授告诉记者,“至于伊娃标本的死因,目前我们还没法断定,自然死亡或被掠食者捕杀都不能排除,还需要进一步的详细研究。”

    邢立达坦言,相比无脊椎动物,琥珀中的脊椎动物更难研究。每一块包含脊椎动物的琥珀,在重建中都面临着种种难题。他们为伊娃重建了很多3D图片,但是没能得到可靠性非常高的单个椎体三维形态图,因为所有椎体的很多细节都未保存下来或者呈现为碎块状。好在伊娃整体呈现出一种“皮包骨头”的状态,科学家们还是能够获得骨骼的整体形态信息。

    研究团队还收集了琥珀中完整的变色龙、蜥蜴等标本,将通过观察多个类群,一系列生命阶段和更完整的骨骼材料,希望寻找更多的生命细节。

    (科技日报上海12月9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