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林碎玉
文·高 爽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当然是件好事。民谚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还说“冬至的饺子、夏至的面”。这让人们误以为节气就是一套规范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制度性习俗。其实节气的价值不仅止于民俗。
农业需要考虑气温、降水量等复杂而综合的气象和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在中国不同区域差别显著。岭南和漠北显然不可能用同一套时间规范。即便只考虑中原地区,节气本质上提供的也仅是一个时间节点。而时间节点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提示。我们可以规定清明节附近播种某一类农作物,也可以规定每年4月5日前后进行,这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至于物候,不总是那么如愿。清明时一定下雨吗?小雪和大雪必然降雪吗?这简直是一厢情愿。节气中固然蕴含着传统文化中的风雅,但其自身特有的价值没有被真正揭示。要介绍节气的功用,就必须理解天文学和历法。
现行农历是在秦汉以来成体系的历法基础上,近代形成规范定式的一套成熟历法。农历相当先进,它同时跟踪太阳运动的周期(回归年)和月相变化的周期(望朔月)。月相周期是29.5天左右,因此农历规定,一个月有29天或30天交替排列。这样平均月的长度是望朔月周期。其结果是,每月初一一定是看不到月亮的朔日,月中(十五或十六)则定是满月,日期与月亮的阴晴圆缺始终匹配。作为一年,12个月就有 29.5×12=354天。但太阳回到原来的位置需要365天多。所以354天虽然满足了月相变化,但是太阳还没归位。差了大约11天。为了符合太阳的运动规律,我们就要补上这11天的差别,但是不能在每年的年终直接加上11天,因为这会影响随后的月相的匹配。要加,就只能整月整月地加,即闰月。每年差11天,所以粗略说,累计3年,就可以补上1整个月了。这样长期来看,平均一年的长度符合太阳运动,一个月的长度符合月亮运动,兼容阴阳,和谐天地,这是古人的大智慧。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个别年份就要比平时多一个月。古人不惜打破12个月的禁锢,允许一年13个月的存在,为的是长期匹配太阳和月亮的变化节律。
问题来了,什么时候就要补闰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发明了二十四节气。太阳转一圈回到原位,这一圈平均分为24等份,有24个节点,这就是24个节气。二十四节气严格按照太阳的坐标位置来确定,与别的因素无关。两个节气的间隔平均是 365÷24=15.2 天左右。一个月有29天或者30天,所以通常每个月都可以遇到两个节气。两个节气排满,第三个节气就要 30.4天之后了。所以两个节气统摄的时间,比一个月的时间略长一点点。所以,每个月遇到节气的日子都会往后错位。例如2017年的农历,正月初七、二十二是立春和雨水两个节气,到了二月就是初八和二十三有节气,三月则是初八和二十四,四月是初十和二十六,五月是十一和二十七有节气。五月二十七日夏至,已经位于五月底了,下一个节气小暑要出现在农历六月中间,十四日小暑。再下一个节气大暑,往后再推15.2天,只能出现在下一个月。因此我们发现,明年的农历六月只有一个节气(小暑)。这就给了我们一个暗示,意味着月相变化的月的长度累积到这里,已经和太阳的节律产生了比较严重的错位,可以弥补闰月了。所以明年农历六月之后不是七月,而是增加一个闰六月。明年的农历有13个月。
二十四节气就像是固定太阳节律的锚点,这些位置提示着太阳。每当发现一个月里只有一个节气的时候,就意味着误差已经足够大,要补闰月了。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的真实用意。
官方通行的公历,即格里高利历,由格里高利教皇在16世纪颁行。公历虽然通行,但只重视太阳(四季稳定),而忽略月亮(阴晴圆缺和日期无关)。
我们的农历,重视太阳运行节律,因为这意味着四季交替,同时又重视月相变化,因为这关系着江河湖海的潮起潮落、地震灾害和牲畜节律。将月相变化的节律和太阳回归年的时间,完美地统一起来,靠的就是二十四节气作为参照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