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3日 星期三
中学教师当研究生导师实乃多赢之举
文·杜建锋

■教育时评

    11月18日,德清县第一中学周忠芬等4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多了一重身份,他们加入杭州师范大学与德清一中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站,成为杭师大的研究生导师。据悉,德清一中是杭师大在省内选定的第四所建立教育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站的重点中学。(据11月21日《浙江日报》)

    平素印象中,当研究生导师是要讲究资格条件的,比如需要有相应的职称与学历,比如需要有科研项目和科研方向。而杭州师范大学与德清一中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站,由中学教师担当研究生导师,多多少少引发了人们的“诧异”,中学教师果真能当研究生导师吗?

    其实,中学教师当研究生导师有何不可?就教育硕士研究生而言,其专业就是研究教育,学生们经过多年的理论学习,其知识或许已经足够丰厚,欠缺的就是实践经验。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没有亲自站在教学一线,没有走进学生中间,再高深的理论,再丰富的知识,恐怕也难有令人信服的说服力。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来担任他们的导师,可谓是久旱逢甘霖,既能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丰富经验,又能让研究生们避免眼高手低的缺陷,有利于人才的全面培养。

    笔者所在学校,曾经引进了多名重点师范大学研究生,他们顶着高大上的学历光环,令人艳羡。然而,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却是屡屡出问题,不是教课过于理想化,就是带班失之于宽,学生并不认可,同事也不认同,家长更不买账。究其原因,笔者以为还是其在当研究生期间,大学过于强调理论知识传授,过于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作为教育硕士基本素质的培养——既要能从理论上认识问题,更能在纷繁复杂的实践中解决问题。

    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往往导致严重后果,何况教育硕士就意味着研究和解决教育问题,学富五车却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意味着其并非合格人才。因此,杭师大与德清一中才会一拍即合,一则有利于杭师大提升教育硕士的素质,拓宽人才培养途径;二则有利于德清一中的教师们能够了解教育的最新理论,提升教学水平;三则更利于研究生本人走近基础教育,观察问题,解决问题,不断丰富自己的认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育问题本身充满了实践性,有了深厚的理论修养,再有多年教学经验优秀教师的指导,研究生们深入教学一线,解决具体教育问题才会更有底气。而这其中,中学教师当研究生导师不过只是引子,真正的看点是那些研究生如何在教育实践中成长成才。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