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5日 星期二
没有事物是完美的,文化也一样
——读《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文·陈 静
《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作者:楼宇烈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6年7月

■别开书面

    近些年,文化自信成为一个热门的词汇,我们强调文化自信,渴望文化自信,但近百年来,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实际上是缺乏自信的。

    鸦片战争以来,中华传统文化曾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为剧烈的变革和阵痛。人们开始带着批判的眼光“创造”“挖掘”乃至“发明”文化传统,有些甚至为西方文化马首是瞻。中国文化逐渐式微,不少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受到了严重的损伤。但事实上,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活力从未消失。

    拥有文化自信的前提是对文化有所了解。

    楼宇烈的《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就是一本向大众回顾、介绍、普及中国文化历史脉络和核心精神的“大家小书”。楼宇烈自言,这本书的编纂,是中华书局的一些编辑朋友与楼宇烈的学生,根据先生课堂授课、讲座的内容,以及从楼先生过去的一些文章中选出相关篇目,综合编辑而形成的,是一本“通俗的、具有普及性质”的读物。

    如果我们不能对传统文化有所认识,对传统文化在今天的意义有所了解,想要建立文化自信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恰是以此为逻辑起点,让我们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近百年来,人们习惯以西方文化的标准来评判中国文化,而对中国传统文化则存在误读,简单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封建、落后,没有科学思想。楼宇烈此书就以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批判为开端,但又不拘泥于二者的比较,更多地是从中国文化自身说起。

    中国文化是一种温和的文化。荀子说“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中国文化一方面强调了人的主体地位,宣扬了人的能动性、独立性,强调人不能被神与物所奴役;另一方面,它也强调人绝对不是世界的主宰,人“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只是天地生养万物的参与者,需要向自然学习,需要顺应自然规律,它与西方宣扬的“人类中心主义”是截然不同的。

    “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贯穿全书的恰对传统文化人本精神的强调,楼宇烈指出,这就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

    纵观近几百年的历史,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遗失是造成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日趋紧张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近年来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就是人们对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理解及贯彻不够彻底的表现。人们将人与自然放在了一个对立的位置上,认为要发展,必须牺牲自然环境,而忽略了以人为本对遵守自然规律的强调。

    “文化不是自在流淌的河流,也不是仅供人参观、瞻仰和赞叹的遗迹。”特别是中国文化,更强调“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文化自信绝不是孤独个体的孤独表达,也不是停滞在人们脑中的主观反思或判断。如何运用传统文化的智慧提升中国的软实力?书中以睿智的哲思颠覆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对很多我国的现实问题,比如养老社会化、民族劣根性、道德滑坡、人文精神的建设等进行了思考。

    比如养老。养老社会化,被很多人视为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近年来,国家的养老机构越来越多,服务也越来越好,住进养老机构的老人也越来越多。但这其中有很多老人并不是鳏寡孤独,也并非空巢老人,子女都有赡养老人的能力。这样的老人住进养老院,与中国赡养父母的传统是格格不入的。

    《礼记》中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此弗辱,其下能养”,赡养父母是中国文化对子女孝顺的最低要求,中国文化宣扬“齐家、治国、平天下”,社会关系从家庭开始;现代社会宣扬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两种思想异曲同工,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如果家庭出现了问题,社会也会出现问题。国家的养老服务越做越好是社会公共事业越发展的一种表现,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能以此为标准来评判社会是否进步。楼宇烈在书中提出这样的观点,值得我们反思。

    在本书中,楼宇烈以其深厚的学养,对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进行了富有智慧的解读,也对当下的一些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富有创建性地还原了传统文化的本怀,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相结合,打通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壁垒。值得尊敬的是,楼宇烈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行动者,今天,他活跃在传统文化普及推广的前沿,以耄耋之年坚守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以身教引导青年学子为复兴中华传统文化而奋斗,这本身就是对中国文化“知行合一”最好的践行。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