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4日 星期一
婉如华庭珍三生
——中国石油分析领域先驱陆婉珍逝世周年祭
文·本报记者 刘岁晗

    如今,我们可以在加油站方便地购买93#、97#这样的商品汽油。而你可曾想过,在这些汽油炼制、调合、质量控制等环节,我国自主技术的掌握都不得不仰赖的一个人是谁?那就是我国分析化学、石油化学界的先驱人物——中科院院士陆婉珍。

    陆婉珍生于天津,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1955年回国后,参与了原石油部石油炼制研究所的筹建工作,在这里一干就是大半辈子,见证引领了我国炼油分析学科及应用技术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蜕变。

    仅一小时就通过论文答辩

    陆婉珍的父亲陆绍云是一位留学归国的纺织实业家。从小,重科学、重实业的思想就潜移默化地在陆婉珍心中植根。“父亲一直觉得农业产品不足以满足人们全部的生活需求,当时刚好碰上人造纤维问世,父亲对我说‘你看,化学也能解决人们穿衣的问题’。”

    受父亲的影响,加之上学时喜欢化学课,陆婉珍大学选择了化学专业。她所在的班级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中大1946级化工班”——云集了杜长明、高济宇、石钧等一大批留美归国名师,“逆天”地培养出了四位中科院院士及一大批国内外享有名望的化学家。也是在班上,陆婉珍遇到了二年级从土木系转来的一名新同学闵恩泽,后来成为了她的终生伴侣。二人同为中科院院士,琴瑟和鸣、佳偶天成,成了中国化工史上的一段佳话。

    1947年,23岁的陆婉珍考取公派留学资格,踏上赴美求学之路。在俄亥俄州立大学攻读博士期间,师从著名化学家、后担任佛罗里达大学执行副校长的希斯勒教授。博士答辩会上,陆婉珍对答如流。希斯勒教授感叹,从来没有一位博士生能在一小时内通过论文答辩,陆婉珍就是这唯一的学生。

    博士毕业后,由于美国当局禁止学理工农医的中国留学生离境,陆婉珍选择一边在西北大学做博士后,一边等待回国的机会。

    辗转归国成了“金领一族”

    旅居美国的第八个年头,归国终于可期。已经成为陆婉珍丈夫的闵恩泽被聘请担任香港一家印染厂的研究室主任,美国政府这才放行。在香港一落脚,夫妇俩又四处寻求返回内地的渠道。终于,在时任香港《大公报》主编费彝民的安排下,他们于1955年10月与钱学森夫妇搭乘同一班火车回到内地。

    回国之初,很多单位都不敢接收这些从美国回来的人。时任石油部部长助理徐今强独具远见,马上派四年前从麻省理工留学归国的石油部设计局室主任、也是中央大学化工系校友武宝琛做两位老同学的工作,向他们介绍我国石油炼制科技发展规划。就这样,夫妇二人被揽入麾下,投身到我国石油事业建设中。陆婉珍因在国外做过化学分析工作,于是被任命为北京石油炼制研究所油品分析研究组的课题负责人,闵恩泽则担任催化剂工艺研究组课题负责人。

    在那个普通人月收入三四十元就已经很不错的年代,陆婉珍每月有200多元工资,加上闵恩泽的,两人每月有500元收入。虽不比美国的薪水和条件,但在新中国绝对算“金领一族”了。陆婉珍对祖国给予的待遇和认可感到非常满意,希望赶快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石油研究中去。

    领路近红外光谱技术

    “黑色黄金”石油开采出来后不能直接作为产品使用,必须经过炼制加工。而陆婉珍领导的油品分析研究组的任务,就是建立一个能够对石化产品及各种催化剂、添加剂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平台。

    短短几年内,油品分析研究室搭建起了较为完整的油品分析技术平台。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该平台就为国家各项重大石油科研工作保驾护航。陆婉珍参加了我国第一套自行设计的催化重整工业装置在大庆开工,亲自主持分析工作,天天排查问题到深夜2点。她利用气相色谱技术发现并解决了二甲苯干点指标不合格的重大产品质量问题,在装置的顺利投产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进入上世纪90年代,陆婉珍依旧没有停下探索研发的脚步,她敏锐地判断,当时并不被看好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其实极有应用前景,于是决定组织团队攻克难题,进行油品分析模型的研究和商品化。如今,团队研发的成套近红外光谱仪,不仅为企业带来了效益,在国防建设上也得到了应用。

    “恩自天府泽四海,婉如华庭珍三生。”南京工业大学的学生这样表达对院士伉俪的深深敬意。2015年11月17日,巨星陨落,陆婉珍永远离开了我们。三生有幸,我们曾拥有这样一位耕耘不辍、为国尽瘁的学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