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1日 星期五
“逼”出来的德国新长征
□ 高 博

    半个月以前去德国参观世界最大的塑胶展,其中一个收获就是体会到德国企业如何看待可持续发展——不是炫耀技术的噱头,而是他们维系未来生存的法宝,是德国给自己选的一条艰难却能避开红海的长征路。

    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举办的K展上走马观花一趟,能强烈感到德国企业对绿色、低碳的重视和推崇甚至超过了追求利润。

    在科思创公司(塑料业巨头,前身是拜耳材料)的展区,所有展品都让人联想到低碳和高效。他们的重头产品是刚刚研制成功的用二氧化碳造出来的塑料。德国各大公司推介的塑料产品的共同特点就是输送高端。未来,中国还不能生产的高端塑料就是德国的热点。

    我了解到,科思创给自己加了一个碳排放的硬约束,准备在2025年前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半。在中国企业界这样严格的自我要求是少见的。

    由此联想到几年前,德国政府宣布要在2022年之前废除所有核电站,这是一步中国人难以苟同的险棋。核电即使不是可再生能源,至少也是不可再生能源中最干净的,而且德国核电技术相当出色。德国人自废武功是为什么?

    一种看法是德国人在绿党的说教下选择了糟糕的荒唐战略。但废核法令并非绿党掌权制定的。我认为最合理的解释是,这是德国人为实现在本世纪中叶将碳排放量减到5%—20%水平,将德国工业完全建筑在可再生能源之上的目标的一次突击——尽管核电比化石能源清洁,但既然最终的发展方向是可再生能源,那么干脆先把核电废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摆脱化石能源。

    从这个角度也不难明白为什么德国企业要给自己上低碳枷锁——生于忧患。

    忧患来自于哪里?中国。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已经在所有行业铺开阵势,降低了一切大宗工业品的价格,无人匹敌。未来五十年,新兴市场将会是南亚与非洲。它们需要的大宗工业品上,欧洲毫无竞争优势,而且中国在能耗和制造技术上仍在进步。

    欧洲想要在未来的竞争中活下来,只能依靠质的差异。中国为世界提供一切必需工业品,而欧洲则要快跑一步,生产中国暂时无法触及的高级货。

    法国人可以卖红酒奶酪化妆品,英国人可以卖金融债券和小说电影。德国人只能做强他们积淀了几百年的材料和机械加工。德国人不允许自己继续沉溺于高碳科技的理由,和法国人不允许自己种植转基因与血拼大宗农作物的理由是一致的。

    高端材料和高端制造市场不大,但足够德国人开拓。德国有8000万人,在欧洲是大国,但跟中、印、美相比是小国,完全可以通过全民钻研高端来养家。

    中国将生产世界最多的汽车、风车、自行车,而将小众但前沿的项目留给德国人。比如说轻而坚固的自行车、风车和电动汽车。德国人尤其看重电动汽车——一旦中国转向电动汽车,最好的技术肯定不是来自富含页岩气的美国,而是早就关闭煤矿与核电厂的德国。

    不谈绿色信仰,单为了精力集中在最擅长的领域来保持对其他国家的优势,保证永远有生意做,德国人也有理由发动低碳革命,但革命也是痛苦的。德国的朝野共识就是晚痛不如早痛,与其让人赶着搬家,不如早早收营上路。就像德国人把首都从波恩迁到柏林一样,他们看准了就会快速行动。标准定了,就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国人面临的压力与德国人不同,所以跟德国人的思维还是有隔膜。

    顺便一提,德国容留大量难民,不少中国人认为是给自己找事儿。实际上接纳难民和德国低碳新长征的思路如出一辙,都是理性人的选择:既然反复思考后定了高调的标准,就要兑现承诺,自我施加压力,在变局来临前先走一步,以攫取话语权和领袖地位,树立德国高端可靠的品牌形象。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