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05日 星期六
“科研之路很艰辛,请保持激情”
——诺奖得主布莱恩·科比尔卡与我国中学生面对面
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布莱恩·科比尔卡本报记者 房琳琳摄

    ■今日视点

    本报记者 房琳琳

    中国科学技术馆报告厅里,一场科普讲座进入倒计时。科比尔卡在台下试好了麦克风,缓步走向讲台,台下有一些小小的骚动。

    “我想请问,你们知道今天作科普讲座的是谁吗?”主持人中科院院士周琪向中学生听众们发问。

    “Brian Kobilka!”“斯坦福大学教授布莱恩博士!”“诺贝尔奖获得者!”……科比尔卡有些腼腆,头一低,嘴角向上一挑,算是对大家的回应。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举办2016世界生命科学大会期间,特意组织了这样一场科普报告,将诺奖得主请到中学生中间,与学生们交流互动,开阔他们的眼界。

    “我来自美国一个沉闷的小地方,那里只生活着7500个居民。小时候,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医生,但这样很难深入探索生命的奥秘,我决定做很基础的生命科学研究,现在专攻结构生物学……”

    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布莱恩·科比尔卡这样开场,平和、舒缓的语调,让上百名中学生很快进入角色。

    他一边说,一边用演示文稿给小听众展示自己明尼苏达州小瀑布城的家乡、获得硕士学位的耶鲁大学医学院和目前就职的斯坦福大学的地理位置。

    紧接着,几乎没有任何过渡,科比尔卡开始陈述获得诺贝尔奖的成果——从人类基因组中分离编码出β-肾上腺素受体基因,拓展了以此为代表的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还有他们拍摄到β-肾上腺素受体被激素激活、向细胞发送信号的那一瞬间的图片,用计算机科学测试上百万个靶向目标以研发新药……

    演示文稿只有10张左右,报告时间也只有20分钟,随着演示内容不断变换,忽明忽暗的屏幕光线打在脸上,科比尔卡的语速越来越快。

    “听不懂哦!”一个初中生稍显沮丧,对旁边的同学小声嘟囔了一句。随着科比尔卡播放完最后一张演示文稿,提问环节到了。

    举手的几乎都是坐在后面的高中生,站起来提问的除了一位女生,都是刚刚长了毛绒胡子却还穿着统一制式校服的高个子男孩。

    “您如何看待实验中的失败?”

    “我会先搞清楚,什么原因导致的失败,思考接下来选择其他哪些方法继续做实验。我还会给同事打电话或发邮件,讨论想到的问题,通常他们会给出很好的建议……”科比尔卡的回答很诚恳。

    “您主导的研究资助经费一度被切断,您怎么坚持下来的?”

    科比尔卡有点意外,中国的中学生竟通过互联网了解到关于他申请项目资金失败的陈年旧事。

    “其实,当时还有来自其他机构的资助……”他低下头,摸了摸鼻子,抬起头,目光亮了起来。“至于如何坚持下来,我想首先要说服你的合作者,让他们认识到这项研究的重要性,以及未来对人类的贡献。当然,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激情,做自己真心想做的事,而不是别人告诉你要做的事。要知道,科学研究这条路很艰难,而我确实很幸运,我的团队一直站我身边”。

    2011年8月24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以《关乎结构的所有》专题,介绍了科比尔卡的研究成果,并在前言中写道:科比尔卡以超过20年的努力,完成了一幅极其关键的细胞受体“肖像画”。他的同行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对大众而言,科比尔卡无疑十分聪明。但他却有不为人知的羞涩性格,他是那么谦逊而安静,但当对待工作时,科比尔卡就会像燃烧的小宇宙,释放其迷人的性格。他是如此积极和认真,你在他身上看不到一丝自大、粗鲁或是炫耀,这是多么罕有而不易。”

    “细胞对信号的反应究竟需要多长时间?”

    “是否还存在跟G蛋白相同结构的其他蛋白?”

    ……

    听到孩子们对自己的科研成果感兴趣,科比尔卡回答的语速又快了起来。

    这些来自北京著名中学的高中生代表,都用比较流畅的英语提问。“问题还挺专业,显然提前认真做足了功课。”在场的记者小声交流,频频赞叹。

    在波澜不惊中,讲座结束了。赠礼物、拍照、握手、告别……

    送走科比尔卡,周琪转身站到讲台上,大声对孩子们说:“刚才布莱恩跟我讲,你们的问题非常棒,生物学的未来属于年轻人!”

    (科技日报北京11月4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