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伦敦10月30日电 (记者张家伟)韩春雨论文争议事件持续至今,不少学者提出质疑。对此,刊登论文的英国期刊《自然·生物技术》在给新华社记者的最新回应中说,还在继续调查这一事件,“目前没有做出进一步的决定”。
中国河北科技大学的韩春雨及其团队5月在全球著名学术刊物《自然》的子刊《自然·生物技术》上报告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论文称,与当前基因编辑领域内的主流技术CRISPR-Cas9相比,NgAgo-gDNA在一些方面具有优势。但随后中国以及国外都有学者公开表示无法重复论文中描述的实验,这项研究成果遭到多方质疑。
争议出现后,刊登这篇论文的《自然·生物技术》如何处理这一事件也成了焦点之一。新华社记者日前再次联系了《自然·生物技术》,其发言人回应说:“调查还在进行中,目前没有做出进一步的决定。”
在稍早前的电子邮件采访中,这位发言人曾向新华社记者解释说,期刊自身的调查能力“有限”,“因为我们无法接触实验室材料”。如果有必要就任何一篇论文开展广泛的调查,并且这超出了期刊的能力范围,“我们会将相关问题告知作者所在机构,并要求他们进行深入调查”,“这类调查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对于论文发表前相关审核的问题,这位发言人说,论文作者对论文描述科研成果的真实性负有责任,参与论文同行评议的专家尽管能基于论文提供的信息来评估其所描述研究方法和结论的有效性,但他们无法评估其中是否存在造假行为,“如果有人尝试故意绕过这一制度,他们有可能会成功”。
英国爱丁堡MRC再生医学中心分子生物学学者普兰·德瓦利曾发起一项针对NgAgo-gDNA技术实验情况的网络调查。截至29日,已有215名研究人员对调查问卷作出回应,其中超过60%的人对目前的NgAgo-gDNA技术表示不满意。
德瓦利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韩春雨团队本身应该尝试重复论文描述的实验,在他们大学楼内的其他实验室或者与他们有合作关系的实验室也应该再进行一遍实验。如果最终证明这项技术行不通,论文就应该被撤回。”
对于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前景,德瓦利说:“我认为相比NgAgo-gDNA技术,CRISPR-Cas9技术更加容易使用,也非常高效,在2到5年里不太可能被其他技术取代。”
不过,韩春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自己的论文是真实的,“我们实验室已经重复了很多次”。